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value101 2022-01-12 檢舉

《朗讀者》第三季有一期節目,董卿到莫高窟拜訪我國著名的古代壁畫與彩塑保護修復專家李雲鶴先生。

 

李先生從23歲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有65年。

 

他見證並參與了4000餘平方米的壁畫、500多身塑像的修復,從來沒有出現過失誤,被譽為“國內成功修復敦煌唐代壁畫第一人”。

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擇一事,終一生。

 

我們曾經以為,最幸福的是有很多選擇擺在你面前,慢慢發現,能夠找到一生最熱愛的事、為它放棄更多選擇,才是最珍貴的體驗。

 

普通人也好,成功者也罷,如果一個人能專注於那件最重要的事、那件正確恰當的事,那麼他就會擁有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作者加里·凱勒曾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創辦了一家優秀的公司,他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可以將業務拓展到全世界。

 

可是,公司突然全盤陷入困境,他拼命向外尋求幫助,希望有人可以將自己拉出泥潭。

 

一次,他和導師一起散步,一番探討之後,導師給他一個建議:要扭轉公司的艱難處境,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標記出14個關鍵職位,找到能勝任這些職位的人。

 

作者將信將疑,問導師自己不需要做業務上的調整嗎?

 

導師堅定地告訴他:專注做一件事足矣,其他事情可以先放到一邊。

 

之後,加里·凱勒辭去了公司CEO的職位,專注於“尋找14個關鍵人”這一件事。

 

找到這些人之後,他也改變了工作方式,從“本週需要做的幾項工作”,變成“本週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他發現,只要完成這一項工作,其他工作都會變得簡單或者不重要了。

 

不到三年,他的公司就實現了盈利,從一個地區性公司迅速成長為一個全國性的公司。

 

通過幾年的改變,作者發現,每次取得成績的時候,都是自己專注於一件事的時候,而且,他專注的事情,會隨著目標的變化而變化。

 

於是他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寫道:

 

如果把時間看作成功的原始資本,那麼每個人的原始資本都是每天24小時。

 

如何分配我們的原始資本,得到遠遠高過別人的收益呢?

 

答案就是聚焦目標,擺脫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須做的事,專注於自己應該做的事。

 

凡事都有輕重緩急,從中找出最重要的那件,我們的目標和行動之間就有了更緊密的聯繫。

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多米諾骨牌一張張被推倒的畫面看起來非常痛快。2009年,魏捷斯多米諾公司進行了一場破紀錄的表演,4,491,863塊多米諾骨牌接連倒下,盛況空前。

 

據計算,把這些骨牌釋放的能量積聚起來,高達94000焦耳,相當於一個成年男子做545次俯臥撑需要的能量。

 

每一塊骨牌都代表一個單位的潛在能量,骨牌越多,積累的能量就越多。

 

聚積到一定數量的骨牌後,只要輕輕一觸,就能激發出驚人的效力。

 

所謂成功,就像搭骨牌,做好一件恰當的事,它的能量就能推動更多件事。

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不同的是,推倒多米諾骨牌相對簡單,只要壘好骨牌後輕推第一塊就可以了。但現實生活卻麻煩多多,它們不會按順序排好,也不會告訴你從哪裡開始發力。

 

所以,達成目標最關鍵的事,就是為自己的事情排好優先次序,找到那件最緊要的事。

 

對於現代人而言,我們一天之內承受的信息量,比前人一輩子還多。我們被催促著,被驅趕著,我們花很多精力去做不同的嘗試,回過頭看,得到的回報卻比不上那些努力。

 

術業有專攻,找到最緊要的事,我們才會忘我地投入時間和精力,持續的付出,才會磨煉出更高的技能,取得更好的結果。

 

這樣,成就感隨之而來,會激勵你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件事上。

 

如此以往,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說:“你必須做、可能做、將會做的事都要靠邊站,你真正做的事才最重要。”

 

而且,世界上沒有人能告訴你應該怎麼選擇、怎麼做,我們只能自己尋找自己最重要的那件事。

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加里·凱勒在書中提出,確認最重要的事,重點在於提出關鍵問題:“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為何做了這件事就會讓其他事都變得更簡單或是不必要了呢?”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問自己三個問題來確認這件事。

 

首先,“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最重要的事”就意味著答案是一件事,而不是很多事,你必須想著某件具體的事,所以這個問題能激發你去行動。

 

接著,“做了這件事就會怎樣?”

 

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告訴你,你的答案必須達到一個標準。

 

比如你當下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寫完年終工作總結,做到了,你會知道自己過去一年有哪些成績和得失,能讓你清晰看到自己的優勢和未來要補足的地方。

 

這個標準,會讓你從“隨便找件事做”,轉化為“為了某個明確的目標而去做某件事”。

 

第三部分:“什麼事讓其他事變得更簡單或是不必要了?”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找到這個支點之後,你會發現為了實現目標而要做的其他事,其實少花點兒力氣就可以做成,或者壓根兒沒有必要去做。

最好的人生:擇一事,終一生

 

“二八定律”告訴我們,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約20%,而剩下的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生活中80%的結果,來自於20%的付出。

 

從20%中找出20%,再從中找出20%,直到你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件事,無論大事小事,都可以由大化小,縮小範圍,直至找到最重要的那一個目標。

 

而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你的生活,化繁為簡,你會知道自己最需要做的是什麼,哪些人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也許你想做到的事情很多,但人生精力有限,所有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有對目標始終如一的堅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