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鋒芒畢露,懂得“守弱”

01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收斂了自己的鋒芒,從來不會硬碰硬,就像水一樣,堅持往低處流。
不管世界如何變化,水都不會改變方向,終將匯流成海,氣勢磅礴。
02
守弱,可以對付勁敵。
明朝時期,軍事家王陽明奉命到江西一帶剿匪。
之前,官兵多次行動,都撲空了,還中了埋伏,戰鬥還未開始,就輸得顏面盡失。
王陽明抵達江西後,遲遲不見行動。只有那些和土匪有勾結的官兵,在軍隊和土匪窩之間穿梭,時不時把官方的消息傳出去,也把自己暴露了。
對於“叛徒”,王陽明不但不治罪,反而好言相勸:“都是有家室的人,要多考慮後路;父母年歲已高,要好生孝順;孩子尚小,離不開父母。”
過年時,“金龍霸王”等土匪頭目,受到了王陽明的熱情邀請和接待。就在吃喝之間,頭目被一網打盡。
史書記載:“賊大喜過望,益自安;伏甲士於門,諸賊入,以次悉擒戮之。”
“網”是柔軟的,可以大,也可以小,還可以變形,折疊。我們稍加改良,認真部署,網就變成了“天羅地網”。
漁民,用網,可以讓在水底橫衝直闖的大魚動彈不得;抓鳥的人,可以用網兜住展翅高飛的鳥;獵人,可以用網設置陷阱,把兇猛的野獸,困在網裡,吊起來。
王陽明能夠制服土匪,不就是發揮了“網”的作用麼?
用關心的話,把身邊的叛徒變成親信;用酒菜招待土匪頭目,稱兄道弟,讓其放鬆警惕,卸掉惡氣;善待歸降的人,給他們改邪歸正的機會。
人在社會上混,需要和別人鬥智斗勇,硬來不行,那就用軟的。
雞蛋碰到石頭上,會碎裂,棉花卻能夠完好無損。這就是“守弱”的巨大力量。
03
守弱,可以明哲保身。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隻猛虎,在森林裡橫衝直闖,沒有任何動物可以擋住它的去路。
一隻狐狸小心翼翼地靠近老虎,低聲說:“老虎,你敢去草地上,吼幾聲嗎?”
老虎說:“有何不敢的。”說完,就大步流星地走到草地上去了。
忽然,從旁邊跳出很多獵狗,把老虎團團圍住。因為失去了可以躲避的大樹和灌木叢,老虎無論走到哪裡,都被牽制,只能認輸。
《西遊記》裡寫道:“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老虎因為太高調了,吃了大虧。
智者,從來不會顯擺自己,還常常向身邊的人請教。他廣泛收集別人的智慧,再形成自己的大智慧。
古時候,有官府的人,請莊子去做官,他拒絕了。他說,寧願做泥地裡的烏龜,也不要被人綁起來,供奉在朝廷裡。
老子的學生庚桑楚,在一個叫畏壘的地方種地、和弟子們一起學習。當地的群眾舉薦他去當官,他拒絕了。他說,一個引人注目的人,會很不安寧。
老祖宗的言行,告訴我們,想要活得自由自在,就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不要把自己變成“高高在上”的樣子。
原來,那些卑微的人,活得逍遙自在,如神仙一般。
04
守弱,可以樹立德行。
有一條巷子,只有三尺寬。
巷子左邊的人家,要建新房,右邊的人家也要建新房,都想佔有這三尺寬的地方,僵持不下。
左邊的人家裡,朝廷有人,放狠話:“等我寫封信,告訴官人,有你好看。”
朝廷裡的人回信:“讓他三尺又何妨?”
於是乎,左邊的人家讓了讓,右邊的人也跟著讓了讓,三尺寬的地方,變成了六尺巷。
後人路過六尺巷,無不讚歎,真的是好鄰居啊。
當你有錢有勢的時候,你就把錢財分給窮人,在年長的時候,主動讓賢,這樣的做法,不是無能,而是高尚。
事實上,不管你多窮,都不能做出窮凶極惡的樣子,還應該去幫助比自己更窮的人,哪怕是富人,你也可以幫助他一把。比方說,你對富人笑一笑,讓他感受到窮人的陽光心理,喚醒他的慈悲心。
爭強好勝是人的本能,如果能夠去除的話,世上就沒有什麼人,可以和你吵架了,也沒有任何的困難,可以讓你耿耿於懷。
只要你的心是陽光的,哪怕身無分文,像螻蟻一樣活著,也是灼灼放光的。“滴水藏海”這個詞語,大概就是讚美這樣的人。
05
結束語。
現實社會上,如何守弱?
要注意三點:有理不在聲高,言語上主動讓一讓,不和別人爭執不休;財不露白,任何時候,把錢財藏得緊緊的,還要裝窮,把自己當成普通人;地位越高,越要親民,自己年紀大了,要主動讓賢,給別人上升的機會。
《菜根譚》有言:“君子之才華,玉隱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真正的君子,都是高深莫測的,他把才學像珠寶一樣珍藏起來,不輕易讓別人知道。
真正的善良,都是悄無聲息的,他做了好事,從來不計較名聲,還主動謙讓。
真正的富貴,都是簡單樸素的,他把一飯一菜當成幸福,不在乎住在茅屋還是高樓大廈。
真正的強者,都是身段柔軟的,他像野草一樣活著,但是狂風和暴雨也不能奈何他。
真正的行動,都是默默無聞的,他走遠了,也沒有人發現,也沒有人可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