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管和誰交往,該裝就裝
作家張愛玲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通常,我們認為,要真誠待人,要敢於亮出自己的真面目。
可是你活得太真實了,容易被人看穿,受制於人。
學會偽裝自己,不是虛偽,也不是暗箭傷人,而是保護自己,樹立好形象,也給別人面子。
人到中年,不管和誰交往,該裝就裝。
01
遇到自作聰明的人,裝糊塗。
人,不怕聰明,就怕小聰明,耍聰明。
人與人,除了三觀不同,智慧也是不盡相同的。你和同學交談一番,
就會發現,同一篇課文,也有不同的理解;同一個教室裡,也有不同成績的學生。
你是聰明人,就不要和愚蠢的人爭執不休,否則你也會變成愚蠢的人。
張岱在《夜行船》裡寫了一個故事。
一個僧人和一個士人同行。
夜色落下來,兩個人在同一條船上休息。
士人顯擺自己的才華,把儒家的道理,說得天花亂墜。
隔了很久,僧人問:“澹台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士人回答:“是兩個人呀。”
澹台滅明是孔子的弟子,魯國武城人,複姓澹台,名滅明。
顯然,士人的回答是錯誤的。
又問:“堯舜是兩個人,還是一個人?”
士人回答:“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問?是一個人呀。”
看來,士人以字數多少來判斷人數的問題,並沒有真才實學。
此刻,若是拆穿了一切,士人肯定會被人嘲諷。於是乎,僧人只是伸伸懶腰,又伸腳。
沒什麼,看穿不說穿,才是大智慧。那些說穿別人的人,
雖然有智慧,但是不懂得人情世故,智慧反而下降了不少。
從僧人身上,就可以學到“由聰明裝糊塗”的處世方法。
荀子說過:“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瓶子很大,可以裝下流丸;格局很大的人,可以裝下流言蜚語,從而一切都停止了。從此,破事、醜事,不再外傳。
與人打交道,會發現別人的錯誤和醜陋,也會看到別人的小聰明,你裝糊塗,
對方能夠領悟,那麼你就是幫助他提升了智慧的層次,對方不能領悟,也無傷大雅,彼此沒有衝突。
02
遇到非常強勢的人,裝弱小。
從“自我”的人性來看,你會認為自己是強者
。就像小時候,人人都有一個武俠夢,都以為自己是江湖上的高手一樣。
事實上,強中更有強中手。你要懂得示弱,千萬別做以卵擊石的蠢事。
東漢末年,到處兵荒馬亂,曹操要挾了天子,霸占了北方廣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