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不糾纏,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前年3月份,停筆8年的余華帶著新書《文城》卷土重來,瞬間引爆了文學市場。
不少讀者看完后歡呼:「那個寫《活著》的余華又回來了!」
而余華的本意,也是將這部小說視為《活著》的前傳,用兩本書拼湊出老百姓近代一百年的慘痛經歷。
因此,《文城》的敘事年代向前推到了19世紀末,講述了一個北方漢子南下尋妻的絕美故事。
戰亂年代下,百姓命如草芥,朝不保夕。
有人挺身而出,行俠仗義;但也有人,拿感情當幌子,極盡欺騙之能事。
可遺憾的是,我們總是對傷害過自己的人念念不忘,拼命去挽回那些根本不可能復原的關系。
于爛事掙扎,同爛人糾纏,大抵是這世間最不值得的事。
「不能縮頭者,且休縮頭;可放手者,便須放手。」
「不糾纏」,才是對人生的成全。
01
留不住的人,放手
關于人世間的愛恨糾纏,作家白落梅曾感慨:
人之用情,若能收放自如,說開場就開場,說結束就結束,沒有流連,亦無糾纏,那該多好!
人這輩子,總有遺憾,但因為糾纏,多少遺憾又釀成了悲劇。
就像《文城》中的林祥福,若不是為了一個錯的人死不回頭,
他或許可以一直是黃河北的富家少爺,在家族的庇護下安穩度日。
他本出身于一戶書香世家,父親是鄉里唯一的秀才,母親是舉人之女,
就算後來家道中落,家里仍有四百畝良田、六間宅院、數百本藏書和幾個忠心耿耿的義仆。
他相貌堂堂,知書識禮,待人謙和,但萬寶全書缺個角,林祥福命里的「缺角」,
就是他怎麼也遇不見心動的姑娘,婚事一直拖到父母去世,都沒有著落。
直到24歲,他才遇見了令他一見傾心的姑娘——沈小美。
說來蹊蹺,一天夜里,小美和哥哥阿強毫無征兆地出現在林家門口,
說是北上尋親,路經此地,還望收留一晚。
心思單純的林祥福一口應允,誰曾想第二天臨別之際,
小美忽然病倒,而她哥哥竟放心地把她留在林家養病。
之后,偌大的宅院里,上演了孤男寡女的老套戲碼。
林祥福和小美,連婚禮都沒辦,就過上了小日子。
只可惜,林祥福以為的天賜良緣,不過是精心設計的騙局。
小美在一個月后不辭而別,還偷走了家里的金條。
林祥福苦等無果,打算另娶良婦時,小美又像沒事人似的回來了。
她聲稱懷了林家的骨肉,并發誓再也不走,可結果卻是,生下女兒后,又人間蒸發,不知所蹤。
林祥福恍惚了,他回想與小美相處的日子,盡是甜蜜與溫存,他死都想不通,小美為什麼離開。
他發瘋一樣地想弄明白,不管不顧地四處尋找。
他將百畝良田、林家祖屋交由長工代管,抱起嗷嗷待哺的女兒,牽上一頭瘦驢,沖進了茫茫的風雪中。
他對小美毫不了解,只聽她說過自己的家鄉是個叫「文城」的江南小城。
于是,一個癡情郎文城尋妻的故事開始了,但這個故事一點兒都不美好。
它不是為愛癡狂的情感傳奇,而是一個人錯把劫數當緣分的人生悲劇。
生活中,很多傷害都是一次性的,可因為我們的允許,這些傷害才像一把鋸子,在心里來回拉扯。
回過頭來想想,緊握鋸子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拿得起放不下的自己。
無能為力的關系要斷,無緣無分的人當舍。
只可惜,這麼簡單的道理,飽讀詩書的林祥福卻不懂。
02
走不通的路,拐彎
天寒地凍下,跋山涉水的路很難走。
林祥福不再是體面的大東家,而是形似乞丐的落魄人。
為了養活女兒,他豎著耳朵聽誰家有嬰兒啼哭,厚著臉皮敲開門,央求婦人喂一下閨女;
為了坐船南下,他忍痛丟棄了陪伴自己的老驢,而之后幾千里的路途,只能一步步挪;
可這年月是真不太平。
且不說到處打仗,鬧匪亂,就是隔三差五的暴風雪、冰雹也磋磨地百姓不成人樣。
走到溪鎮這個地方的時候,林祥福實在走不動了。
況且他聽這里的口音,與小美極其相似,就決定在此歇歇腳。
幸運的是,剛到這里的第一天,就結識了俠肝義膽的老鄉陳永良,還與富商顧益民打了個照面。
陳永良熱情地招待他,并邀請他在家里住下,可林祥福不想麻煩別人,固執地斷然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