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領導者不說,但自己得懂的7個道理
看到這些場景,朋友算是看清了,原來有的人說喪氣話,只是為了過嘴癮,真發生什麼事,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職場裡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不要傻傻聽信別人嘴裡那些負能量的話。
大家聚在一起,是來打拼事業、發揮自己的價值的,不是來開「吐槽大會」的。
那些整天抱怨的同事,格局就那麼點,遠離他們,留得耳根清淨,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你能力再強,也不能沒有團隊的配合。”
資深職場人分享經驗,說:“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場,別想著單槍匹馬能闖出一片天。”
有人自視過高,覺得靠自己就能解決所有工作難題,論單項實力,沒有人比自己厲害。
結果到了團隊合作環節,卻發現,自己根本使不出全力,甚至陷入「1+1<2」的困境。
都說職場是團隊作業,沒有誰能真正一人行事,都需要聯合他人一起,才能有效產出。
有些想法、點子,是在團體討論中互相碰撞產生化學反應,才被某個人當即提出的。
一枝獨秀固然很耀眼,但職場講究的是百花齊放、互幫互助,進而一起放大位能。
來源:視覺中國
“停止學習,就算名校畢業也會被淘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到了真實的職場環境,很多東西課堂上沒教,領導也不講,但一定要想辦法自學。
如果僅憑肚子裡那一丁點墨水,很難滿足現實環境對自己的要求和挑戰。
看看現在的AI技術,前有強大無比的Chat GPT,後有讓人大呼震驚的Sora,如果不具備學習力,恐怕用不了幾年,就被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人踢出局了。
一位知名演講家說:“終身學習,是唯一能夠對抗不在三十歲'死去'的方法。 ”
未來的職場道路走向哪裡,能走多遠,不是看你手上拿著的學歷證書和畢業證書,而是看你會用什麼方式繼續迭代和提升自己。
在別人躺平的時候,抓緊學習,並堅持下去,才有可能彎道超車,拉開差距。
“每天傻乾、蠻幹的人,最容易吃力不討好。”
看過一個故事。
有個初進場的女孩,個性溫順,平易近人,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老好人了。
同事要她幹什麼,她就乾,拿快遞、訂外賣,就連去哪裡聚餐、團建,都是她加班熬夜做計劃。
朋友勸她別這麼傻,不是自己分內的事要學會拒絕,但她覺得多付出別人就會念她的好。
事實上,同事看她從不拒絕,提的要求越來越多,佔她便宜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她墊付的錢,同事不還;她額外幫的忙,同事不但不念情,還嫌她做得不好。
就這樣,業務上她被一點點邊緣化,成了所謂的「後勤支援組」。
在單位,過分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反倒得不到半分肯定,費力不討好。
是自己的,勤勤懇懇做;不是自己的,要懂得拒絕和抽身。
把精力放在對自己有幫助、有提升的事情上,才能樂得其所,收穫更健康自在的工作狀態。
《讀者》裡有句話:
「如果你感到很難繼續適應舊模式、舊關係、舊想法,開始厭倦生活,你很可能到了該蛻皮的時候。把『不是自己』的那部分捨棄掉,你就能看見『自己是誰'了。
人在職場,從來都是求變的過程。
栽了跟頭或陷入交際困境,就去學習、思考,自己該怎麼做更好。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學問,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儘早摸透規律,不斷修練自己。
靈活接受和轉變,一起在職場中走得遠,走得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