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越有福氣的家庭,都有這3樣東西(別不信)
好的家庭,應有的溫度和氣度是什麼?
《讀者》雜誌給了這樣一個答案:
一個家庭最好的模樣:廚房有聲,書房有香,臥室有話。
——「言論」(《讀者》2022年第14期)
攝影:芝逸
這「三有」分別指的是,廚房有鍋碗瓢盆的交響,書房有詩書翰墨的馨香,臥室有家長裡短的對談。
看起來很平常,卻是很多人未曾察覺到的、細水長流的幸福。
廚房有聲
《道德經》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
廚房中的點點滴滴,正好像是生活的縮影。
鍋裡的油花劈啪作響,開水咕嘟冒泡,食物由生轉熟時滋滋冒油的美拉德反應,這些聲音共同演奏著生活的華美樂章。
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在中視播出。首播便創造了收視奇蹟,賺足了觀眾的口水與眼淚。
博大多元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多彩的食文化,對中國人來說,一道道美食又多與民俗文化相連。
每個地方美食的背後,都有一個關於家的故事。
而當我們將視野收回到家庭的廚房之中,父親或母親親手做的飯菜,更是包含著獨屬於這個家庭的美食密碼。
童年的夏夜,不知道多少人在期待家裡做的解暑小吃。
西北地區熗好的一碗漿水,華中地區鮮爽入味的龍蝦澆頭,關中的米皮,川渝的冰粉,延邊的冷面,閩南的四果湯…
食物凝練老祖宗的智慧,訴說著獨特的地域文化,更記錄著一個家庭的溫度,創造全家人的幸福與滿足。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裡記錄的那般,那些熟悉的人們忙碌的背影,那一雙雙巧手,一顆顆為全家人烹飪美食的暖心,將普通的食材變成美味佳餚,也為每個長大後離家的孩子,寫下了特有的鄉愁。
廚房有聲,就是有愛。
流水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鍋鏟的翻炒聲……家常小炒香氣蔓延,煮飯的人全情投入,洋溢著「創作」的滿足,吃飯的人垂涎三尺、滿懷期待。
有人曾發問:今天速食、便利商店、外送業如此發達,家裡還需要廚房嗎?
《讀者》雜誌中的一篇文章這樣回答:
人是活在一個個具體的場景中,沒有廚房的家,就如同旅館。
——《給商業以文明》(《讀者》2024年第12期)
都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最動人的煙火氣,不在街頭巷尾,而在自家的廚房。
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做飯,再坐在一起細嚼慢嚥地享用,已經是世界上頂好的事了。
來源:視覺中國
書房有香
對我國歷代的文人墨客來說,書房多為風雅之所在。
他們稱書房為“齋”,更為書齋起了許多清新脫俗的名字。
例如蒲松齡的“聊齋”、王安石的“昭文齋”、劉鷂的“抱殘守闃齋”、紀曉嵐的“閱微草堂”、唐伯虎的“魁星閣”、歸有光的“項脊軒” ……
在現代,一般老百姓的家中也有書房,多配備電腦,書架上有四大名著、中外小說,書桌上擺放最多的,應該是孩子的功課書。
所謂“書房有香”,不一定是空谷幽蘭的雅香,或細心點燃的線香,而更像是因頻繁地翻動書頁而自然生動的紙味、油墨香。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還可能有油畫棒、顏料、馬克筆等塗抹牆壁散發出來的一種「異香」。
雖然這種情景很可能遭到家長的“男女混合雙打”,長大後回想起來卻也是別樣的溫馨。
書房有香,意味著有人在此學習、進步。
對孩子來說,藉由一本小書,他們獲得知識、增長智慧,也逐漸有了離開家也能立足的本領與氣度。
對大人來說,焦躁時看到的一句話、一個故事,都可增長智慧,讓負面情緒撥雲見日。
前陣子拜訪了表姐,她們家的家庭氣氛讓人特別羨慕。
表姐年輕美貌、才華洋溢,選擇全職帶娃之後,我以為她會變得疲憊、落伍,沒想到她的狀態還是那麼好。
晚上的家宴結束後,我們聊完天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表姐的家裡靜悄悄,我放下手機走到書房一看,她和我可愛的小外甥一個在讀繪本,一個在畫畫。
小外甥不想畫的時候,表姐就輕聲細語地鼓勵他,並跟他說了自己的讀書進度,兩個人互相鼓勵。
再看看房間裡,雖然牆壁被外甥塗得五顏六色,卻透著一股生機活潑的感覺。
牆上張貼的全是外甥畫的畫,書桌最顯眼的位置,是外甥畫的全家福,旁邊還有表姐寫的便簽:“寶寶,平安長大,媽媽愛你。”
表姐本人,並沒有在一地雞毛和帶孩子的過程中被瑣事損耗熱情,她的氣質出落得越發好,讀書的意義,在她身上如此鮮明地體現著。
蘇遼《三槐堂銘》有云:“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對一般人來說,我們很難為下一代創造絕對優渥的物質條件。
但是,父母的談吐、智慧,家中的書香氣息,卻能潛移默化地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鍛造孩子獨一無二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