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是本事,糊塗是境界(深!)

聰明是本事,糊塗是境界(深!)
value101 2024-07-17 檢舉

義大利作家阿雷蒂諾曾說:“人不會裝糊塗,就不懂如何生活。”

何謂糊塗?

孔子稱之為“中庸”,不過於計較生活中的瑣事,也不爭一時之對錯,平和地去處理、應對事情,不會被雜事所困。

莊子稱之為“逍遙”,面對人生的不順時,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放下該放下的,讓該過去的過去。

墨子稱之為“非攻”,在為人處事時,要懂得在恰當的時機藏起鋒芒,沉下心修煉內功,既保護了自己,也擁有了出擊的實力。

人到中年,就會發現最可貴的是做到「糊塗」二字。

聰明是一種本事,糊塗是一種境界。

 

來源:視覺中國

 

難得糊塗是一種抽離

朋友圈曾有一對模範夫妻,結婚6年,紀念日一次也沒落下,他們總會提前為對方準備好禮物和驚喜。

但在兩人結婚的第8個年頭,朋友圈沒有出現預想中的恩愛照片,而是一張離婚證書。

私下跟妻子小玉一聊,才得知不是因為出軌、變心,只是單純的感情淡了。

而導致感情變淡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吵架吵的。

她記得有次生病住院,丈夫小趙陪床的3天時間裡,他們起碼吵了七八次架,都是因為一些小事。

例如小玉輸著液睡著了,小趙卻沒好好陪床,忙自己的事情,沒注意到輸液瓶已經空了。

隔了很久,空氣進入輸液管裡,直接把小玉痛醒了。她一睜眼看到小趙,嘴裡就不停地抱怨,覺得小趙一點也不關心自己。

小趙本來很愧疚,聽到責怪後,咽回道歉的話,立刻回懟:“我又不是故意的,上次我生病,你不也因為有事,耽誤了給我拿藥嗎?”

吵著吵著,兩個人從這件小事逐漸延伸到了上次誰沒洗碗,誰早上起來做飯,誰忘了接孩子…

吵到最後,他們甚至忘了最開始是因為什麼而吵的。

回到家後,兩個人的關係也大不如從前,常常會揪著家裡的瑣事不放,在無盡的爭吵中,兩人都疲憊不堪,感情最終也被消耗殆盡。

從他們兩個人的身上,能看到很多人的縮影。

習慣執著於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計較其中的得失,算清裡面的對錯,弄得自己時刻被雜事纏身,經常煩惱不堪,甚至還耽誤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其實,聰明的人,小事必糊塗;愚蠢的人,小事必伺察。

人生苦短,不是事事都那麼重要。那些不重要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這樣就可以把自己從瑣事中抽離出來,並留出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當一個人做到小事糊塗,也就擁有了一種平和的處世態度。

 

來源:視覺中國

 

難得糊塗是一種豁達

有句古語說得好:“眼裡有塵天下窄,心中無事一床寬。”

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天天只抱怨經歷的不順、遭遇的挫折,眼界和心胸都會變得狹小,日子也會過得充滿戾氣。

曾經讀過一個小故事:古時候有個囚犯,長時間被困在牢裡,他無法改變這個結果,心情很煩,覺得房間狹小又憋悶。

就在這時,從窗外飛進來一隻蒼蠅,嗡嗡地飛來飛去,儘管聲音很小,但在煩悶的人聽來,卻是極大的噪音。

於是他站起來,追著蒼蠅打,但無論動作有多輕巧,還是沒有打中。

折騰半天,反而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等他坐在床上休息的時候,卻發現心中已經不那麼煩悶了。

因為這位囚犯在追打蒼蠅的過程中,突然覺得自己的房間還挺大,一隻蒼蠅都抓不到。

牢房的大小並無改變,蒼蠅也依然飛來飛去。

可囚徒的心態改變了。

既然環境無法改變,不如放寬心胸,不再一味陷於不滿的情緒中,困境或許也轉變為順境。

看似糊塗,實則是一種豁達的心境。

乾隆七年,年過半百的鄭板橋好不容易進入官場,立志要當個好官。

他一心為民請命,但這自然就觸犯了貪官的利益。做官多年,鄭板橋未升一級。

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打壓排擠,讓他心生厭煩。回望那些歷程,他提筆寫下“難得糊塗”四個大字,感慨道:“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