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爛在肚子裡,夫妻間也絕對不能說這句話,除非想離婚
美劇《怒嗆人生》中曾說:“父母會把自己身上的'有害物質'傳遞給下一代。”
圖/美劇《怒嗆人生》
輕則養成自信不足、難以擺脫心理陰影的孩子,重則可能會把孩子也教育成惡言相向的人。
很多“過來人”分享,因為自己從小就浸潤在父母“習慣性反問”的語言暴力中,即便長大後有心調整,也總是會在生氣時“暴露本性”,難以“根治”。
習慣性反問,
讓未說出口的真實需求,無處著落
不論是夫妻還是親子關係,反問句之所以讓人膈應,不僅在於它堵住了我們表達的慾望,更在於它讓我們內心的真實需求,被「噤聲」了。
就像前面提及的劉女士,明明是為了給平淡的中年夫妻生活加些“味道”,這才沒話找話,但丈夫的反問,澆熄了妻子的熱情。
要知道,聊天不是重點,想要增進夫妻感情才是。
來源:視覺中國
又或者像一些孩子,在找工作時遇到了困擾,很苦悶,想和父母傾訴一下,結果父母的一句“誰叫你當初要選這個專業?”,讓人瞬間失語。
那一刻,孩子想要的不過是父母的無條件支持,是一句「沒事,工作總會有的」。 但反問,讓這種需求無處著落——話還沒說,已經被噎了回去;委屈還沒訴,又被堵回了心裡……
這才是真正刺痛人的呀。
要知道,在反問句的「戰場」上,從來沒有贏家。
不管是聽的人還是說的人,最後一定是雙輸。
因為,它阻塞了親密關係中真實需求的交流,讓其變成情緒化的發洩。
久而久之,我們只能在「被反問句傷害」與「傷害他人」中糾纏,卻始終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
道理說了那麼多,我想此刻大家心裡難免會犯嘀咕:
“真的可能完全不說反問句嗎?”
其實很難做到。畢竟,誰還沒脾氣不順、嘴比腦子跑得快的時候呢?但確實,說得越少越好。
這裡總結了兩條處理反問句的小技巧。 「反問」雖然無法根除,但你可以盡力改善。
1. 萬能公式:先肯定對方話語中你同意的部分,再表達自己的需求。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用反問句,無非是愛人或孩子說話時,恰好遇上了我們心情不好,或是他們的某些行為引發了我們的不滿,才會脫口而出懟回去。
但比起單純地發洩情緒,清楚告知對方我們的需求,或許更有效果。
這裡有一個萬能的表達公式:
先肯定對方話語中你同意的部分,再表達自己的需求。
就像前文提及的「差點因為反問句離婚」的網友。如果在老公說自己累了時,她能說:「老公你辛苦了(肯定對方的話),今天我帶孩子也累了(表達自己的需求),咱倆之後也一起加油吧。」自然就不會有後面的爭吵了。
這樣,既沒有貶低對方的需求,也如實表達出自己的需求。
雙贏!
來源:視覺中國
2. 耐心+包容,去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
這事兒做起來並不容易。我們總習慣對外人保持好脾氣,卻常對家人不耐煩。而誤解,恰恰就源自於不耐煩,也源自於我們的下意識反應。
有網友曾分享,之前她剛學開車時,爸媽陪她練車。結果一路上,媽媽都在「罵罵咧咧」:
到底會不會開車啊?
自己上班要開車,還不知道勤奮一點?
網友只得一邊開車,一邊寬慰自己:“算了算了,忍一時風平浪靜。”
誰知沒多久,媽媽又說:“你這樣開車,我得擔心死,怎麼敢放心讓你一個人上路啊。”
發現了嗎?
“習慣性反問”,有時包裹著的其實是柔軟的心腸。但這份心腸,總要我們細品才能發覺。
的確,習慣性反問是不好,但家人之間,哪能每件事都周全呢?
甭管是哪一方,多一點耐心和包容,去體會對方說話時的“真正意圖”,總是沒錯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希望讀完此文的你,下次脫口而出前,可以先思考3秒鐘。也歡迎你把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遠離「反問句」。
別再讓心中的愛意,因為一時口快被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