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最通透的活法,是心不受力

莊子:最通透的活法,是心不受力
value101 2024-09-02 檢舉

父子倆一起來到魏家道歉,沒想到魏大夫不但不生氣,還叫他們不要放在心上。

病人的兒子不解,問他:“本來是我誣賴先生,為什麼先生甘願忍受污名而不解釋呢?”

魏大夫卻笑著說:“我知你父親勤儉,得知丟了銀子,他的病情一定會加重。而身為醫者,我最大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那些是非又算得了什麼?”

父子倆聽完,感動得涕淚漣漣,而魏大夫也得了個「魏大善人」的稱號,享譽十里八鄉。

莊子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任。”

世人讚美我,我不會因此感到榮耀,世人非議我,我也不會因此感到沮喪。

一個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容得下外界的一切言論。

因為他們明白,他人的描述並非真實的自己,而自己的本質也不會因人而改變。

與其為此忐忑不安,不如笑罵由人,讓一切隨風而去。

從別人的嘴裡走出來,心不受其亂,任何流言蜚語都傷不了你。

 

3

不因無常而勞心

人生百年,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擔憂在所難免。

但莊子卻說:“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夫固將自化。”

這世上所有生命的成長,本來就是在不斷變化的,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

如果為註定發生的事過度焦慮,為不可控制的事耗費心神,就是把自己置於痛苦的漩渦,讓內心猶疑不定,讓自己煎熬不已。

唐朝詩人盧照鄰出身望族,自小生活優渥,一路順風順水。

求仕早期,他更是得到鄧王李元裕的賞識與重用,擔任典簽之職。

然而,正當他春風得意時,他寫的一首詩,得罪了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他因此獲罪入獄。

人生第一次遭遇變故,他每天徹夜難眠,百般憂思之下,患上了風疾。

還好家人多方打點,他很快就獲釋,而且仔細調理,他的身體很快就能恢復。

但經此一事,盧照鄰的心境猶如投石入湖,漣漪不斷。

他變得謹小慎微,經常杞人憂天。

沒多久,他的父親又突然病逝。

盧照鄰因為悲痛過度,導致病情加重,他的手腳失去了知覺,也不再能勝任當前的官職。

絕望之際,他辭官回家,最後因不堪病痛的折磨,選擇自溺而死。

古詩有云,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生活本就是跌宕起伏,誰也不可能一直順遂。

面對福禍無常,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賞雨,接住生活給予的一切,痛苦也就煙消雲散。

《莊子·田子方》中,孫叔敖曾三度出任宰相,但臉上卻從不見任何喜色。

他也曾被三次罷官,但也不見有任何憂愁。

好友肩吾問他:“三次上任,三次罷黜,你心裡是什麼感受?”

孫叔敖說:“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

該來的不必推辭,該離去的也挽回不了,得失非我所能控制,明白了這一點,自然不會過於糾結焦慮。

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生命中的所有經歷,不管是美好或糟糕,轉眼間都會變成過去。

若時時憂心忡忡,事事掛在心頭,那就如同給自己套上枷鎖,讓人難以解脫。

不如把心放寬一點,‌接納世事無常,‌淡看際遇起落。

允許一切發生,你才能遇見更多可能。

讓一切為己所用,你才能變得更強大,無懼兵荒馬亂的一生。

莊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人活到最高境界,心就像鏡子一樣。

對外物既不送也不迎,只反映而不留存,所以能承受萬物的變化而不受損傷。

這世間紛繁複雜,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但只要心不受力,我們就能於聒噪中尋得一份清淨,於龐雜中活出一份簡單。

心態平和了,你人生所遇皆是美好和幸運。

心境開闊了,無論身處何地,你都能保持坦蕩和從容。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