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最大的災禍,不是三觀不合,而是以下三件事
但事實是,正是生活中無數次的失望,如水滴石穿般傷透了感情。
從育兒觀念的分歧,到家庭瑣事的爭執,從餐桌上的口味不合,到家務分配的失衡。
每一次試圖溝通卻無果的嘗試,最終匯聚成難以抗拒的疲憊與無奈。
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消耗中,關係被推向了破裂的邊緣。
過不好、離不了、逃不掉,這九個字,就是內耗型婚姻的體現。
有人說,好的關係,都是反內耗的。
婚姻本質上說,是彼此之間的能量供給和情緒滋養。
要讓婚姻之樹常青,關鍵在於雙方都能積極投入這段關係的建設當中。
摒棄不滿與抱怨,關注積極,聚焦成長,用愛澆灌。
需求錯位
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思,在《愛的終點》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妻子在結婚35週年後,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迷惘。
她坦言,丈夫很愛我,我也能感覺得出來。
可是,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會走到這麼糟糕的境地?
問題的癥結在於,丈夫一直以他的方式愛她,卻從來沒問過,妻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正如妻子夢想著浪漫的旅行,但丈夫安排了一場燭光晚餐。
她難以拒絕,心裡卻委屈:為什麼他總是看不見我?
而丈夫同樣委屈:我已經盡了力了,她卻總是不滿意。
這就是婚姻中的「供需失衡」 。
錯置的,是彼此間的忽視,沒有走入對方的內心。
兩個人因此像兩條平行鐵軌,雖近在咫尺,卻難以交會。
我們常常羨慕那些歷經風雨仍堅如磐石的婚姻,想探尋背後的奧秘。
但真正的秘訣,往往很簡單。
那就是「給予對方真正需要的」。
正如心理學家喬治‧萊文傑所說:
在婚姻關係中,個體所獲得的回報與獎賞,才是影響婚姻成敗的重要因素。
簡而言之,就是“我想要、我得到”,“我需要、我滿足”。
放眼現實生活,這樣的幸福典範並不遙遠。
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已牽手走過了鑽石婚。
他們的婚姻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有爭吵,有冷戰,有隔閡,但支撐他們走到今天的,正是彼此之間的看見與給予。
奶奶偏愛甜食,爺爺雖然喜辣,但每次出去買菜時,總不忘給奶奶捎回一塊熱騰騰、香噴噴的蛋糕。
而爺爺在煮飯時,奶奶總是站在他旁邊,幫忙洗菜、擇菜。
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
真正的愛,需要理解對方的需求和願望。
只有當這些需求在雙方之間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滿足,即實現了“需求歸位”,兩個人的心靈與情感才能達到同頻。
如此,才能琴瑟和鳴,讓婚姻中的感情愈發溫暖而深厚。
寫在最後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朝陽晚霞暮雪白頭。
這不僅是婚姻最溫馨的畫卷,也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為綏爛的憧憬。
美好的婚姻,從來不是偶然天成,而是歷經風雨洗禮,在變化中尋求平衡,在磨合中懂得理解,在相處中學會看見 。
正是這樣的良性互動,滋養了關係,使之茁壯成長,根深葉茂。
歲月悠悠,因愛而暖。
願每對相愛的伴侶,以信任為舟,以理解為帆,共同駛向幸福的彼岸。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