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三七定律」:最舒服的夫妻關係,都有這個特徵

驚人的「三七定律」:最舒服的夫妻關係,都有這個特徵
value101 2024-09-06 檢舉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種失衡的現象:

一方嘮叨不停,另一方充耳不聞。

時間一久,容易陷入一種惡性的「追逃循環」:

一方越不回應,另一方嘮叨越多;一方越是嘮叨,另一方越是逃避。

在某家速食店,一對夫妻點完餐,從坐下開始,妻子就一直喋喋不休:

「都說了這個菜不好吃,叫你不要點!”

「你吃飯能不能別狼吞虎嚥,沒個樣子!」

“我跟你說話,聽到沒?”

而丈夫卻全程一言不發,只是低頭吃飯。

吃完後,丈夫將碗筷一丟,揚長而去,留妻子一臉落寞。

 

誠然,夫妻間因為性格和想法不一樣,有點小摩擦也在所難免。

偶爾提醒一下,念出幾句,也是維繫關係的一種方式。

但關鍵在於,這種念叨應建立在相互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避免過度與無端的指責。

老是沒完沒了地指責對方,動不動就翻舊賬,那樣只會讓家裡氣氛變得緊張,讓人心裡堵得慌,時間一長,便只想逃離。

念叨的同時,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讓愛成為溝通的橋樑,而不是負擔。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作者史蒂芬‧柯維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愁眉苦臉地對他說:“我不了解我的兒子,他只是不願意聽我說話。”

史蒂芬聽後,重複了一句:“你說你不了解你的兒子,因為他不願意聽你說話?”

在得到肯定後,史蒂芬忍不住提示:“如果你想明白一個人,那就要聽他說話。”

婚姻中,也是如此。

要了解一個人,讀懂對方的內心,那麼就應該先學會當Ta的聽眾。

讓「傾聽」成為溝通的主旋律,而非讓「訴說」和「抱怨」佔上風。

若是夫妻雙方都能少一點念叨、多些傾聽,少些抱怨、多些理解,那麼婚姻這條路,自然會順暢得多。

 

三分付出,七分留白

古語有云:“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聰明過了頭,就容易操心受累;愛得毫無保留,反而可能讓關係變得脆弱。

電視劇《好事成雙》中,林雙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婚前能力出眾,叱吒職場。

但結婚後,她為了支持老公的事業,心甘情願當起了全職主婦。

十年間,一力承擔家裡大小事務,讓丈夫在外無後顧之憂。

但時間一久,丈夫把她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忘了她也是有夢想有追求的人,最後甚至背叛了婚姻。

經此一遭,林雙算是看透了,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愛別人之前,得先學會愛自己。

離婚之後,她重拾專業,重新追求自己的夢想,再次變回十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林雙。

這一次,她不僅找回了自我,還收穫了愛情。

伴侶特別支持她,兩個人一起努力,很好地平衡了家庭和事業。

 

楊綛曾說: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我們的愛情到這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來。”

在兩個人的世界裡,付出不可或缺。

但要是掏心掏肺到沒了自己,反而讓這段關係盈滿則虧,變得容易出問題。

真正的智者,懂得在婚姻裡給自己和對方都留點餘地,而不是一股腦兒地全給出去。

三分恰到好處的付出,反而更可能得到超預期的回應和珍惜。

 

寫在最後

看過這樣一句話:

“人生有度,誤在失度,壞在過度,好在適度。”

要知道,人無完人,事無兩全。

很多時候,期望和現實總有差距,遺憾才是常態。

我們要做的便是直面這些事與願違,用「三七分」的智慧,去呵護婚姻的小船,讓它順利駛向幸福的彼岸。

三分溝通,七分包容,方能求同存異,愛意常在。

三分依賴,七分獨立,方能親密有間,舒適美好。

三分念,七分傾聽,方能溫馨和諧,恬淡自在。

三分付出,七分留白,方能進退有度,美滿長久。

往後餘生,願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比肩前行,看過朝霞,立於黃昏。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