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改命的最好方式:2個字

人到中年,改命的最好方式:2個字
value101 2024-09-07 檢舉

電視劇《天道》中,提到一個詞,叫做「弱勢文化」。

所謂弱勢文化,就是造就弱者的文化。

對此,劇中揭示了一個深刻的觀點:

弱勢文化的死結,就在於一個軟弱的「靠」字上。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工作靠別人的讚賞,

感情靠伴侶的理解,

靠上帝、靠菩薩、靠老天爺…

總之,靠什麼都行,就是別靠自己。

在弱勢文化中,往往有強烈的依賴心理,把命運寄託在外界。

然而,若是沉溺於這種心態,就會導致人們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

不僅生活陷入被動,更忽略了自我成長和改變的可能。

 

弱勢文化的心態

作家水刃木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數年前,他在一家公司擔任經理時,收到來自實習生的信件。

信中充滿了對工作的抱怨,每天有幹不完的活,前輩也處處打壓她。

出於關心,水刃木開始留意這位實習生。

一日,他交給這位實習生一個任務-寄送一份快遞給重要客戶,並再三叮囑要仔細處理。

然而幾天后,客戶卻回饋並未收到快遞。

 

當水刃木問及實習生是否留存了快遞單號時,她搖頭表示沒有。

無奈之下,水刃木只能親自跟進此事,不僅要查詢快遞訊息,還要向客戶解釋並致歉。

但令他震驚的是,事後他得知,這位實習生在背後對他怨聲載道。

認為他在為她設定難題,故意挑剔她的工作。

聽到這些,水刃木心中五味雜陳。

最後果斷地辭退了這位實習生。

他深知,能力不足可以透過學習和努力來彌補,但若遇事總是抱怨,不反思自身問題,這樣的人注定無藥可救。

 

在《拆掉思維的牆》一書中,就描述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

第一種思維,是「受害者」模式。

這種模式的人,常將自身的境遇歸咎於外在或他人,堅信是外在力量在操縱他們的命運。

而另一種,是「掌控​​者」模式。

掌控者模式的人堅信,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他們都有能力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並主導自己的命運。

受害者思維的模式,無疑是弱勢文化的心態。

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於這種心態,便會習慣於把挫折和失敗歸因於外部,不斷在抱怨的怪圈中徘徊,無法真正擺脫困境。

轉變為掌控者心態,才能主動出擊,面對挑戰,積極尋找化解之道。

 

選擇的自由

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人們日常生活中大約40%到50%的行為是習慣性的。

也就是說,我們的許多行為都是自動發生的,不需要意識的介入或決策。

正所謂:

「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

當我們重複某種思考和行為模式,就會形成一種自動化的習慣,終而主宰我們的生活和命運。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深陷「受害者」的思維繭房。

他們習慣性地把遭遇的不幸和失敗歸咎於他人或外在因素,卻很少審視自己的不足。

工作不順心,他們埋怨客戶太挑剔。

人際關係緊張,他們抱怨對方難相處。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