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的阿勒泰》才明白:什麼是恰到好處的母愛

看了《我的阿勒泰》才明白:什麼是恰到好處的母愛
value101 2024-09-07 檢舉

“因為媽媽,我沒有童年。她是名校的博士後,躊躇滿志卻有很多遺憾,我就是她消除遺憾的工具。”

 

在現今內卷的大環境下,有太多如譚談這樣的孩子,日復一日地背負著父母的殷切期望。

然而,時間久了,再蓬勃的朝氣、再靈動的內心,也難免會在重壓之下逐漸麻木,壓抑成傷。

相較之下,張鳳俠對女兒的作家夢,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她嘴上調侃著「能養活自己不」、「當作家就賺這麼一點」。

但實際行動上,卻始終默默地支持著女兒。

文秀或要錢,或要去縣城寫作,她的態度從來都一樣:

去做你想做的事。

曾在網路上看過這樣一個媽媽。

女兒和她聊天,說如果再讀不好書,自己就會沒有工作。

 

這位媽媽沒有說教,而是告訴她:

「有工作啊,你可以開個下午茶小店,你可以去做民宿管家…

你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吃好、喝好、睡好,人來到這世上就是要不斷地體驗。 」

這樣鬆弛而溫柔的態度,讓人光是透過文字就獲得了力量。

《人民日報》有句話:

「人生不憂亦不懼,保持鬆弛的狀態,讓所有的美好慢慢發生。」

緊繃的家庭,注定要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而當父母學會放鬆,從容面對生活,孩子自然就會找到通往幸福的鑰匙。

 

你活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很多媽媽有了孩子後,就不知不覺失去了自我。

殊不知,孩子們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父母的犧牲,而是他們能先愛好自己。

 

曾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是全職主婦,平常沒有事業與嗜好,夫妻關係也很淡漠。

在親子療癒課上,她聲嘶力竭地控訴,多年來自己一心為女兒,可女兒越來越叛逆,頻頻和自己對著幹。

沒想到,療癒老師聽完後卻告訴她:

“你先好好愛自己,活好自己,你活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一句話,讓這位媽媽瞬間淚目。

有時候,越是將注意力全然放在孩子上,就越容易適得其反。

一個有鬆弛感的家庭,一定是父母先把自己經營好,學會享受自己的人生。

就像張鳳俠,她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媽媽。

她的育兒方式野生、粗糙,不過度關心女兒的衣食住行,也不要求女兒非要待在自己身邊。

同時她率性、奔放,就像草原上馳騁的駿馬。

張鳳俠想搬去夏牧場時,文秀堅決反對,質問媽媽是不是在逃避。

張鳳俠聽了並不生氣,只是淡然告訴女兒:

「你要實在不想跟我過,就回你的城裡住去,不要為難你媽。」

 

她與女兒之間,從來都是不干涉,不束縛,不管控。

反倒是這樣,母女倆都過了各自想要的、閃閃發光的人生。

其實,比起一輩子都困於「好女人」、「好母親」的枷鎖,媽媽們不如身體力行告訴孩子,尤其是女兒: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為自己而活。

你熱愛生活,孩子會投入生活;

你自在豐盈,孩子會習得鬆弛,習得幸福的奧義。

尤其在漫長的人生裡,試著告訴自己:

慢一點,又何妨?

不一樣,又怎樣?

不要讓焦慮,吞噬了自己,也吞噬了孩子。

無論遇到何種狀況,保持內心的鬆弛感,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種精神上的富養,足以穿越山川河海,深深影響他們的一生。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