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三不爭
一代才女林徽因,才華出眾、名聲在外,卻因情感問題遭到非議。
因被徐志摩熱烈追求後,又嫁給梁思成,便有文人指責她虛偽、用情不專。
冰心甚至直接發表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公開諷刺林徽因,在小說里大肆編造揣測她的私生活,為她招致許多關注和謾罵。
在眾人的口誅筆伐聲中,林徽因沒有爭辯,仍舊過著自己的生活。
從山西回去後,她託人給冰心送去了一壇老陳醋。
無聲的回擊,最致命。
林徽因明白,倘若下場與冰心爭辯,或許能贏得短暫的勝利,但唇槍舌戰之後,只會徒增看客的圍觀和戲謔,費力不討好。
唯獨沉默,是最高級的輕視,傳遞的正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我不在意,我也不跟你爭。
正如《道德經》所言: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不爭口舌之快,他人的唾沫星子自然也傷不到你,不爭的人,反而無敵。
真正聰明的人,和誰都不爭,和誰爭都不屑。
因為他們明白:
如果想要樹立敵人,就讓自己勝過朋友;
如果想要得到友情,就讓朋友勝過自己。
這既是一種人情練達的涵養,也是一種洞明世事的智慧。
不爭得失,守的是自我底線
古語有云:
「人生有欲,欲而不止則爭,爭則亂。」
生而為人,擁有七情六欲是尋常。
合理的慾望能驅使我們前進,放縱的慾望則會推著我們走向深淵。
欲而不止,丟的是人性;欲有所止,守的是本心。
曾國藩就曾面臨過這樣的問題。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曾國藩曾攻下一座城池。
他在城裡繳獲了大量的金銀財寶,部下們都眼饞心熱,強烈建議曾國藩將這些財寶私吞,和手下的將領一同瓜分。
但曾國藩卻堅決反對,他說:
“這些財寶都是百姓的血汗錢,我們不能隨意瓜分。”
隨後下令,將這些財寶全部歸還給了當地的百姓,還自掏腰包對戰亂中受傷的百姓進行了安撫和救濟。
百姓們因此非常愛戴他,紛紛表示要追隨和支持他。
不爭得失的人,往往能收獲得失以外更多的財富。
這是對他們品行的肯定,亦是對他們堅守本心的嘉獎。
電視劇《沉默的真相》中的主角江陽,為了揭露兇殺案的真相。
不管受到多少黑惡勢力的威脅,也依然毫不退縮。
為了心中的正義,他搭上了自己的前途、聲譽和健康。
或許,在世俗的標準中,他的人生不算成功。
但他在不計得失的追逐與奮鬥中,讓內心的底線得以堅守,早已實現了更高的人生意義。
馮驥在《底線》裡寫道:
「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線上的。
一個人只有守住底線,才能獲得成功的自我與成功的人生。 」
人生旅程漫漫,得失不過一時,但底線一旦逾越,就是此生不可抹去的烙印。
真正通透的人,守得住底線,也看得清自己的內心。
不執著利益,不屈從慾望,才能活得瀟灑自在。
寫在最後
三毛說過這樣一句話:
「上帝不給我的,無論我十指怎樣緊扣,仍然走漏;
給我的,無論過去我怎樣失手,都會擁有。 」
不爭的可貴之處,在於永遠平和且自然的接納生命的不同狀態。
順其自然,反而少了許多無謂的煩惱和痛苦。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將內心放平、放空,不把生活當戰場,才能在歲月流逝里活得恬淡自如。
與其跟他人爭來爭去,勾心鬥角,耗費心力。
不如學習「不爭」的智慧,看淡、看輕、看開。
內心自守,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