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最大的差距,就在於《中年覺醒》
宮崎駿說:「過了30歲,人生就不再是縱馬奔騰,而是負重登山。」
人這輩子,走著走著就會發現,年紀已成為追在自己身後的猛獸。
無論你有多成功,都難免會受到職業下行的影響,要麼失去單位重用,要麼被市場淘汰,陷入無能為力的中年危機。
為此,哈佛商學院教授亞瑟布魯克斯,進行了為期七年的探索,研究如何面對職業下行的恐懼。
他將自己的心得、感悟,以及蒐集到的真實故事,都總結在了《中年覺醒》一書中。
在書裡,他一再強調:
即便歷盡半生風霜,遭遇中年滑坡,你依然隨時都能開啟人生第二春。
中年的分界點,究竟意味著危機還是機遇,在於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及時覺醒。
1
再厲害的人,也逃不過中年危機
在書裡,作者提到一個令自己難以忘懷的故事。
有一次,他坐飛機出差,聽到後排一對老夫婦低聲交談。
丈夫不斷向妻子抱怨,說自己已經不被別人需要,成了一個沒用的人。
無論妻子怎麼安慰他,他始終唉嘆氣,不停地念著「活著沒意思」。
聽到這裡,作者本能地以為,這位丈夫應該是個一事無成的普通人。
或許他一輩子都兢兢業工作,卻一直默默無聞,沒能實現理想和目標。
可下飛機時,作者回頭看了一眼,發現這位丈夫竟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名人。
他取得過許多了不起的成就,還是備受擁戴的英雄人物,所到之處皆是鮮花與掌聲。
作者大吃一驚:原來頂尖的成功人士,也擺脫不了年齡增長、能力下滑帶來的痛苦。
其實,這世上的好運、名望、成就感,都是有時效性的。
不管多麼優秀的人,從登上巔峰那一刻起,往後走的必然都是下坡。
生物學家達爾文,27歲因物競天擇理論而聲名鵲起,50歲出版了代表作《物種起源》。
但從這時候起,他的創造性開始停滯不前,事業也逐漸沉寂。
他變得鬱鬱寡歡,時常抱怨:“儘管已經擁有一切令我幸福和滿足的東西,但我厭倦了這種生活。”
物理學家狄拉克,31歲就發現了量子場論,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做出其他卓越的突破。
晚年的他,寫下一首心塞的小詩:“年過三十,好死不如賴活著。”
再厲害的人物,都免不了要經歷事業的挫敗、前途的波折。
更何況你我這般,本來就一路跌跌撞撞的普通人?
年輕時,我們不是為碎銀幾兩奔波,就是為外在的頭銜、地位、名譽所累。
好不容易熬到中年,職業危機來臨,或許是所在產業失去紅利,或許被年輕人後來居上。
此時的生活,就像突然踩下了煞車,每挪動一步都格外吃力。
任憑你百般掙扎,終究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失去健康的體魄,過往的光環和安逸的狀態。
書中說:“生命有周期,人生由綏爛歸於平淡,是不可避免的。”
人到中年,如同爬到了半山坡。
就算你繼續奮力攀登,生活也會毫不留情地拖著你下滑。
2
打敗中年危機的武器,就是儘早覺醒
作者在書中說,面對職業下行,多數人會選擇憤怒地對抗,硬撐著前進。
可盲目抗爭的結果,往往會害自己加速墜入深淵之中。
科學家鮑林30歲出頭獲得諾貝爾化學獎,8年後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時風頭無兩。
但短暫的滿足後,他再也拿不出有價值的成果,也失去了大眾的注意。
看著自己從眾星捧月,到逐漸無人問津,鮑林的心情低落到極點。
為了再次獲得外界的追捧,他想盡辦法博眼球,宣傳各種偽科學觀念。
主流醫學界駁斥他是庸醫,公眾也質疑他的專業能力,過去的讚譽都變成了爭議。
他比較無心學術研究,把時間都拿來痛斥自己的批評者,白白蹉蹉幾十年。
凡事盛極必衰,這是無法改變的自然法則。
人到中年,注定要開始經歷接連不斷的失去與衰退。
真正明智的人,會儘早覺醒,及時改變,重新規劃人生的走向。
作者本人,也提早經歷過職業下行帶來的焦慮。
19歲時,他擔任樂團的圓號手,參與上百場巡演,也錄製了自己的專輯。
他以為,自己遲早能加入頂尖交響樂團,成為圓號獨奏家。
但天不遂人願,短短兩年後,他的水平突然開始下降,經常在演出時跟不上節奏。
不管找多好的老師學習,投入多少時間訓練,他始終無法回到最佳狀態。
30歲生日那天,他恍然覺醒:自己的音樂生涯已經走到了盡頭。
與其跟無法扭轉的職業下行較勁,他不如趁著年輕,早點轉行。
於是,他開始遠距學習線上課程,拿到學士和碩士學位後,應聘成為大學教授。
沒想到,他在社會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很快就做得游刃有餘。
後來,他也受邀成為智庫的總裁,負責管理眾多學者,事業有聲有色。
他這才明白,人生那麼長,沒必要從頭到尾都把自己綁在一艘船上。
當職業下行的潮水襲來,你的覺醒與改變,就是你的救生圈。
作家蔡瀾說過一句話:那些沒有中年危機的人,是因為年輕時,每一分鐘都在警戒危機。
人生是一條起起伏伏的曲線,當你感到春風得意之時,其實也就離陷入瓶頸不遠了。
所以,你要儘早覺醒,接受有朝一日被淘汰的現實,提前調整自己的技能與價值。
把終點當成新的起點,你的職業下坡,就會變成另一條進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