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最大的差距,就在於《中年覺醒》
3
你覺醒得越早,人生下半場就越順
社會學上,有一個「米缸困境」:
一隻老鼠掉進裝滿米的米缸裡,每天吃飽後便倒頭大睡。
直到有一天,米缸裡的米見了底,老鼠也被困在缸底,無法逃脫。
而我們現在的工作崗位,恰恰就是那隻看似滿滿的米缸。
我們以前總以為,自己能在崗位上一勞永逸,就算失業了也能馬上找到新工作。
摸爬滾打多年後,才驚覺自己已被時代的浪潮拋棄,哪裡都找不到容身之處。
對此,《中年覺醒》裡說:提前喚醒自己,改變自己,到了人生下半場,危機才會變成新的機會。
作者還在書中,談到了覺醒的方法,我總結了4點關鍵:
1. 智力覺醒:轉變工作類型。
書中提起心理學家卡特爾的一個觀點:
人類擁有兩種類型的智力,一種是流體智力,即知覺、記憶和推理等先天智慧。
另一種是晶體智力,是指以習得經驗為基礎的後天智慧。
隨著年齡增長,流體智力會不斷衰退,晶體智力卻穩定上升。
所以,當我們人到中年,比起創意類工作,更適合思考總結、傳授經驗、提供指導。
音樂家巴赫年輕時,創作了許多知名曲目,被公認為巴洛克時期最優秀的作曲家之一。
隨著時間流逝,他逐漸被晚輩超越、被聽眾遺忘,但他也沒有過度沮喪,而是順應天命,轉行做音樂教師。
他一邊教學,一邊總結經驗,寫出廣受好評的《賦格的藝術》,度過了精彩的人生下半場。
創造力的枯竭、精力的下降,是任何人逃不過的命運。
非要跟自己較勁,在奔湧的激流中反方向奔跑,到頭來只會摔得頭破血流。
不如放過自己,放棄衝鋒陷陣,轉而穩住後方,活出下一階段的圓滿。
2. 觀念覺醒:重新排序人生。
人過中年以後,生命便正式進入了倒數計時。
此時,重新檢視生活,為自己的價值排序,找到真正需要的東西,才不會被虛無與焦慮所困。
書中,55歲的盧瑟是電腦科學家,創立了7家公司,前半生為名利忙碌。
這樣一個成功人士,卻向作者抱怨:“我不是被熱情、意義和目標所激勵,而是被恐懼所驅使。”
擔心生意失敗、害怕被市場淘汰,令盧瑟終日惶惶不安。
在作者的建議下,他調整了價值排序,將幸福感置於名聲、財富和地位之前。
他開始花時間閱讀、陪伴家人,也憑藉著自我改變的經驗,轉型為指導他人重建生活的諮商師。
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篤定地說:“我熱愛我的生活。”
到了一定的年紀,人就得開始做減法了,放下過往的成績,看開身外的得失。
重新排序人生價值,把功夫用在你覺得重要的事上。
只有這樣,你才會找到職業下行的出口,後半生真正為自己而活。
3. 心態覺醒:敢於展現弱點。
作者在書中指出:敢於坦承弱點的人,更容易獲得意外的職業機會。
在他擔任智庫總裁期間,有人創立「一萬美元拿學位」的項目,致力於幫助社會人士深造。
整個高等教育界,都強烈反對,認為這個計畫毫無價值。
而作者本人,正是透過這種非正規教育提升學歷,才得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一旦曝光此事,可能會被外界嘲諷“學歷有水分”,或者被下屬質疑“才不配位”。
但為了表達對非正規教育的支持,他毅然選擇公開自己的學習經驗。
結果,他非但沒有被嘲笑,反而得到了無數讀者和知名企業家的支持。
大家從他的故事中獲得鼓舞,將他當成激勵自己繼續進步的榜樣。
他由此轉型為作家,記錄人們接受類似教育的故事,也以影響力成為哈佛商學院教授。
生活中,或許很多人都習慣咬緊牙關前行,總想高人一等,不甘落於人後。
但等到人生過半,你會發現,坦承自己的弱點並非認慫,而是一種智慧。
人有弱點才真實,因真實才可信,而一個可信的人,才會連結到更多人,獲得更多機會。
4. 社交覺醒:靠近優質圈。
在創作《中年覺醒》期間,作者常坐在一棵顫楊下思考。
每每抬起頭,他都會震驚於顫楊的高大雄偉,讚賞其富有生命力。
一位精通植物的朋友告訴他,每棵看似獨立的顫楊,都是從巨大根系長出的枝芽。
正是來自群體的滋養,讓它得以茁壯生長。
人也一樣,想要過得更好,離不開周遭人的支持。
尤其是年紀越來越大,跟不上社會的節奏,也沒動力學習新事物。
但只要你有個豐富多彩的社交圈,跟各個年齡層的人打交道,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活躍頭腦,保持學習力。
人到中年,不要活得太封閉,學會篩選並靠近更優質的圈子。
有了他人的扶持,你會平穩度過職涯下行的焦慮,也更容易碰到轉型的機會。
▽
書中有句話說:“人生不是一路往上衝,你以為的絕境,也許是跳上人生第二條曲線的好時機。”
人到中年,如同邁進生命的分水嶺,身後是回不去的舒適區,眼前是無法預測的大冒險。
提前保持緊迫感,危機來臨時你便會應對得更從容;努力提升自我競爭力,陷入困境時你才能擁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