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了那些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5 件事

我觀察了那些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5 件事
value101 2024-09-19 檢舉

我觀察了那些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5 件事

 

原騰訊副總裁、知名技術專家吳軍老師,曾經在他的得到專欄提到一個故事:

谷歌剛進中國的時候,招了不少中國工程師,按理來說這些人能進入谷歌,應該技術能力非常強,但事實上谷歌對這些人的評價是「出工不出活兒」,北京這邊三四個工程師完成的工作,可能都抵不上谷歌總部的一個工程師。

吳軍後來深入研究了原因,發現並不是他們在智商、情商、能力、積極性方面有什麼缺陷,而單純是因為他們「不會工作」。

對你沒看錯,就是「不會工作」。

 

在谷歌總部,每年新進的員工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總有很有經驗的老員工,幫助新員工學習「如何工作」,比方找到什麼是正確的事,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學會學習,學習如何與人協作等等。

隨後,谷歌總部就陸續派一些優秀的老員工,來向中國團隊傳授經驗,幫他們梳理工作、建立流程。

中國工程師「出工不出活兒」的情況得到了改善,也得到了總部的認可。

我相信被招到谷歌的中國工程師,各方面都是人中龍鳳,但並不代表他們的表現也一樣優秀。

我們常常能見到很多類似的情況,有些人明明學歷不錯、很聰明、情商高、很刻苦,但就是沒什麼成績,甚至不如一些資質不如他們的人,過得很不如意。

 

後來我自己創業,認識了很多特別厲害的人,對比之下我就理解了吳軍老師這番話,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會工作。

那些高產出的人,可能在這5 個層面有巨大的優勢。

 

01.

找到一個好的導師,你就能夠光速成長

 

有人說事業的成功要靠「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個人努力、小人作梗」,第一個層面就是高人指點。

所謂高人,就是那些有能力在關鍵時刻給你點撥的人,他們有能力展現你不知道的世界。路本來就在那裡,但是沒有他們指點你就看不見。

我最近發的一條微博引發了一些爭議,我說不要過度地依賴讀書、自學,因為這本質上是用你過去的認知和經驗,去理解和學習新世界,這樣受制於你的學習能力、過往經驗、實操能力,是極其低效的,甚至你走了彎路也不知道。

我說更高效的方式是去找高人指點,讓他們從更高認知維度上拉你一把,這對他們來說很簡單,但對你的幫助卻是革命性的。

就像我們上學的時候,可能你鑽研半天的題目、知識,老師只需要三五分鐘就能給你講透徹。因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跟你並不在同一個層次上。

這就好比你在都市叢林里辛苦問路而不得,但是有導航軟件的人,卻能一下指出路在哪裡。

 

貴人是求到的,而不是等到的。

我觀察了那些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5 件事

 

前一段時間有個業內知名的編劇,他們工作室想要自己做新媒體,經朋友介紹找到了我,想要諮詢做新媒體的經驗,上來就發了一個很大的紅包。

我說老師你太客氣了,大可不必發紅包。

但是這個老師非常堅決,他說我在佔用了你的時間本來就應該付費,而且我直接找你諮詢,省去了我自學的大量時間,還躲過了很多彎路,既然是你吃虧我受益,那麼發個紅包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這個老師不是發一次紅包,而是每次求助都發大額紅包,就這麼著我一路幫他確定了運營方案、搭建了新媒體團隊、介紹了互推和廣告資源,甚至最後還莫名其妙成了他們的新媒體顧問……

如果這個老師最開始只是問問,那我可能也會真誠作答,但是絕對不會投入如此多時間精力。短短不到兩個月,他們的公眾號、微博、短視頻業務就已經紮好了基本盤,雙方還皆大歡喜,這不是雙贏是什麼?

 

02.

不要輕易設限,你的能量遠比想像得更大

 

說句比較雞湯,但也很實用的話,不要輕易給自己設限,你的能量遠比想像的更大。

我以前在百度的時候,操盤過一個學術類的項目,其中一個環節是邀請知名學者。

我的操作路徑是:發邀請函-沒回-算了。

因為我覺得自己人微言輕,這些院士級別的學者,不答應我是正常的,所以我只能廣撒網,撈到誰就算誰。

但我同事不是這樣,邀請的學者發郵件沒回:

打聽到這個老師每天下午在清華西操場跑步,就去清華找他,連續一周陪他跑步,直到他同意;

打聽到這個老師有什麼講座、課程,就一遍遍去現場商談,上了這個老師一個月的課,直到他同意;

老師對陌生人有戒心,就拜託老師各種朋友、弟子介紹……

他想邀請的學者,基本都邀請到了,而且他還做了很多後續的工作,跟很多大牛老師成了關係不錯的忘年交。而我……學到了踏入職場後的第一課。

我每天在後台收到N 多批判我的留言: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這一套太難了,一般人根本堅持不下來;

普通人想考名校研究生太難了,別說你的經驗,倖存偏差懂不懂;

我窮且工作忙,根本沒時間學習、進步,你對現實真是一無所知……

其實他們說的都對,職場太難、進步太難、學習太難、考學太難、改變太難……但不恰恰是因為難才有價值么?啥啥都難,做夢不難,但你也不能總做夢吧?

想起來都是問題,做起來才有答案。

我觀察了那些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5 件事

 

試一試再死,也遠比被自己嚇死好得多,更何況是是說不定就成功了呢?這句話確實很雞湯,但是很多人就是輸在「我認為我不行」上。

 

03.

不要過度自信:90%的「光速成長」,都是因為大勢至

 

我們來說點跟剛才不太一樣的:不要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對現實要保持客觀。

別著急,這不是打臉。

很多人總是聚焦於「怎麼提升能力」,但實際上提升能力和個人努力,可能沒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如果你能夠仔細梳理一下,過去幾年所有的90 後大廠副總裁、畢業三年年入百萬千萬、35 歲財務自由的這些主角,往往都是因為是吃到了行業的紅利。

個人的光速成長,要依靠大勢至。

比如我認識的一個90 年的朋友,他當年沒考上研究生,畢業就進了一家初創公司。因為公司發展不明朗,很多人又找到了給錢更多的工作就都走了,他資歷淺不好找工作就留了下來,負責一大堆當時看起來沒什麼前途的業務。

誰知道這家公司趕上了移動互聯網大潮逆勢上揚,做到了幾十億美金的量級,這個兄弟作為初創員工也一路升到了公司副總裁,不到三十就年入千萬。

周圍人都很眼紅,只有他自己很焦慮,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才不配位,不值這麼多錢……

雖然他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但他確實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裡光速成長,也收到了巨大的回報。

我觀察了那些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5 件事

 

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首先,要對自己的能力保持客觀,留一隻眼睛看世界。

有個創業的老師說,你問所有創業者,他的成功率是多少,謙虛的可能回答五五開,不謙虛的可能說七成概率會成功。

但實際上呢,創業成功的總概率連5% 都未必有。

不要對自己的能力、努力、運氣,抱有過高的期望,而是要留一隻眼睛觀察世界、行業。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強如喬布斯,八九十年代市場和技術不成熟,也只能被蘋果掃地出門;強如傑克馬,六七十年代創業也會100%失敗;強如巴菲特,如果1929年大蕭條前殺入股票市場,說不定也上了天台了……

如果你忽視了大環境的辯護,總是覺得自己特別強,那你反而很危險。

其次,盡可能尋找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和公司。

 

最近螞蟻金服準備上市的消息,大家都看到了吧,至少上千人要財富自由了,不香麼?

不少人在錢沒多少、破事巨多、天花板低的行業裡苦苦掙扎,你說圖啥呢?

 

04.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