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人,一定做對了這3件事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你是不是常常後悔做過的決定?
你知道機器運作和算法如何左右人們的決策嗎?
“我應該結婚嗎?”
關於這個問題,達爾文也曾疑惑過。劍橋大學圖書館至今仍保存著達爾文關於這個情感問題的會計賬目。在其中一頁的頁腳上,他潦草地寫著“結婚、結婚、結婚,證明完畢”。
1838年7月,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坐在大西洋彼岸,記述了一個間接改變未來科技史發展軌蹟的決定。那年,達爾文29歲。在那之前兩年,他結束了搭乘英國皇家海軍勘探船“小獵犬號”(HMS Beagle)進行的傳奇環球旅行。
幾個月後,他寫下了關於自然選擇的第一稿,但又過了20年,他才最終出版了自己的發現成果。
達爾文在那個7月的艱難決定,是其成果延遲發表的至關重要的原因。當然,從嚴格的意義上講,他的這個決定無關科學問題和物種起源。它是另外一種類型的決定——它雖然與存在主義有關,但更具個人化色彩:我應該結婚嗎?
在這個問題上,達爾文采用了時下我們很多人所認可的方法:在筆記本的兩張對開頁上,他分列兩欄,寫下了結婚與不結婚的理由。在“不結婚”的一欄中,他的理由如下:
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選擇社交與規避社交可以去俱樂部同聰明人士交流不必拜訪親屬,不必忙於瑣事養育孩子的開支與焦慮可能的爭吵時間上的損失晚上無法閱讀身體發福、閒散無事焦慮和責任購書等開支會減少孩子多了就需要多掙錢(但工作太多對身體非常不好)妻子可能不喜歡倫敦,結果就是放逐,然後墮落成懶散的、無所事事的笨蛋
在“結婚”的一欄中,他的理由如下:
孩子(如果上帝願意的話)對彼此感興趣的、常年的伴侶(以及老年時的朋友)摯愛的玩伴。無論如何比養狗強家以及顧家的人音樂的魅力和女性的絮叨。這些對健康是有益的,但同時也會浪費大量時間我的天啊,如果人這一生就像工蜂一樣忙來忙去,最終一無所有,那是我無法忍受的—不,不,決不能這樣設想一下,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在倫敦一棟煙熏火燎、又髒又亂的房子裡過日子再設想一下,沙發上坐著溫柔的好太太,一旁是爐火、書籍,可能還有音樂,等等把這個情景同倫敦大馬爾伯勒街的骯髒現實對比一下
6個月後,達爾文和表姐艾瑪喜結連理。
儘管達爾文與表姐艾瑪的婚姻十分甜蜜,但是結的果卻是苦澀的。婚後,艾瑪生了6男4女,共計10個孩子。
然而,沒有一個孩子身體健康:兩個大女兒未長大就夭折了,三女兒和兩個兒子都終身不育,其餘的孩子也都被病魔纏身,智力低下。
達爾文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晚年研究植物進化過程中發現,異花授粉的個體比自花授粉的個體,結出的果實又大又多,而且自花授粉的個體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
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討厭近親婚姻。這也就是他與表姐婚姻的悲劇所在。
從今人的眼光來看,我們不能說達爾文所做的結婚決策是錯誤的。這個決策並非下意識、心血來潮的思考,然而,誰也沒有料到這場婚姻竟然會產生新的變量。
的確,人們永遠無法做出完美的決策。任何一個選擇和決策,都有時間的局限性。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蒐集足夠多的信息,做出對未來有利的判斷。
當我們面臨人生重大決策時——找工作、找對象、跳槽、買房、搬家、創業——怎麼做出富有遠見的選擇?怎麼做才能讓未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你?
具體來說有三個步驟:繪圖—預測—選擇。
一、繪圖:列出真實和虛擬的變量
在面臨艱難抉擇時,你試圖描繪周邊真實的和虛擬的地形地貌:盤點所有能發揮作用的力量;勾勒出所有可見的區域,而對於盲點,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數;繪製導航區域內所採取的潛在路徑。
你不能把關注點僅僅放到那些你認為有把握的變量上,你也需要了解盲點,了解那些“已知的未知”。
1.發現隱藏變量
1722年,英國富豪謝爾本伯爵提供給化學家普里斯特利一份家庭教師和顧問的工作,年薪250英鎊。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求普里斯特利全家搬到謝爾本伯爵在倫敦的家,還能順便給伯爵當個顧問。
普里斯特利當時正缺錢,但要搬去倫敦卻讓他頭疼,他還是喜歡待在家裡,同時他也擔心和謝爾本的關係,會不會像主人和僕人?就算一開始融洽,之後謝爾本厭煩他了怎麼辦?最後,他還擔心如果承諾此事,會不會使他不能專注其他工作。
按照朋友們的提議,普里斯特利應該是拒絕這份工作的,但是他通過調研分析,結合自身需求,提出了新的合作方案。
第一,我能不能指定一位教師在你家教書,我遠程操控這位老師,你真正需要的時候,我再去倫敦;第二,如果將來兩人的關係鬧僵了,這個工作我不能做了,你也要保證每年給我150英鎊,終生不變。
謝爾本同意了這個方案。最終,普里斯特利為其做了7年的家教和顧問。7年中他過得自由自在,取得了很多學術成果。7年後,謝爾本依然每年給普里斯特利150英鎊。
普里斯特利可謂非常有遠見,他預估到了所有可能出現的變量,並評估每條路徑的後果。最後跳出現有選項,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合作方式。
做出有遠見的決策並非易事。
富有遠見的決策涉及互動變量;它需要我們就不同的經驗和範圍做全面考慮;它迫使我們依照程度不一的確定性預測未來。
它往往帶有相互衝突的目標,或具有最初難以發現的潛在的有用選項。它很容易受到個人的“系統1”思維(損失規避、確認偏誤、可用性啟發……)的影響,也很容易受到群體思維的缺陷的影響。
2.利用群體的多樣性
幾年前,大溫哥華區的水務部門遇到了一個問題。隨著城區人口的不斷增長,大溫哥華區現有的淡水資源捉襟見肘,已無法滿足未來幾年人們的需求。
新的水源亟須開發,但這無可避免地會給當地環境、商業和社區造成影響。
由於位於多雨的太平洋東北地區,這座城市有著眾多潛在選擇:三座水庫可以進一步擴容,新的管道可以鋪到距離城區較遠的諸多湖泊,或者沿著一條大河開採水源。
這樣的決定所產生的後果可能會持續超過一個世紀。
但政府做了一次認真的嘗試,從全局視角列出了所有重要的變量,然後據此建模。
在建模過程中,該決定徵集了廣泛的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建議,而每一個利益相關方都就各自關切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生活在水源地附近的當地居民;認為土地神聖不可侵犯的原住民;環境活動人士和環境保護主義者;衛生與水質安全監管機構;划船、釣魚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項目的當地公民;等等。利益相關方依據各種變量對每一個選項的影響進行了評估:水生生境、陸生生境、空氣質量、外觀質量、就業、休閒娛樂、交通和噪聲,以及地產價值等。
這類將各種不同的意見融合在一起的技巧,會因規劃者(或規劃者所聘請的諮詢機構)所採用的方法論的不同而不同。
但它們都有一個核心共同點:在類似於這種為市中心提供新的飲用水的複雜決策上,繪製地圖時要從不同的視角做全面考慮,以產生盡可能準確的問題解決示意圖。
當然,每一個富有遠見的決定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地圖。用盡可能多的智慧做出選擇,這背後的藝術並不在於強制性地確保該地圖與某個已有模板相匹配,而在於培養並透過敏銳的視覺,看清真實情況。
培養敏銳視覺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不同的人就相關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
二、預測:模擬未來事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