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見過世面的女人,都會拒絕這4件事
![真正見過世面的女人,都會拒絕這4件事](/photo/articlePhoto/162846/photo_16284620250207192705.jpg)
奧運冠軍陳夢曾在一檔節目中,分享她觸底的故事:
東京奧運奪冠之後,她經歷了三年的低谷期。
為了擺脫負面情緒,她每天都去做體能訓練,練到很累就直接回家睡覺,讓自己沒時間去想別的事。
清空雜念,專注訓練,最終幫助她重回巴黎奧運的最高頒獎台。
是歸零重啟的心態,讓陳夢重塑了自我,也開啟了人生的新可能。
年輕時,總以為人生需要不斷“增容”,才能不虛度此生。
人到中年卻發現,減法的人生,更能消除疲憊,讓人越活越清醒。
就像《極簡力》中說的:
“清理掉你的緩存,適時把自己歸零,才能贏得新的成績。”
中年以後,要活過得舒心,就得學會拒絕這四件事。
過度的付出
最近,熱門綜藝《再見愛人4》迎來大結局。
最後抉擇環節,葛夕果斷離開丈夫劉爽,選擇獨自美麗。
葛夕離婚前,許多觀眾都為她感到委屈,因為她在這段感情裡付出很多,卻始終不被珍惜。
戀愛時,葛夕曾獨自往返廈門、深圳,和劉爽談異地戀;
後來為了結婚,她義無反顧辭去體制內工作,前往深圳定居。
婚後,她更是承擔起所有家務,連劉爽的內褲、襪子都是她手洗。
葛夕甚至無條件接受劉爽「最髒最差的一面」。
劉爽得腳氣,葛夕端來熱水,幫他泡腳、磨死皮;
劉爽患痔瘡,葛夕拿棉花棒給他塗藥膏,臉距離屁股不到十公分。
然而,葛夕的付出,沒有換來劉爽絲毫的體諒與回饋。
葛夕生日時,劉爽沒送過她一份禮物,甚至連一句「生日快樂」都懶得說;
葛夕想要孩子時,劉爽覺得自己沒準備好,就要求葛夕去做流產手術;
葛夕跳傘失誤時,劉爽不是第一時間去找人,而是先發微博分享…
葛夕一再付出真心,卻一再被劉爽辜負。
出於夫妻間的信任,葛夕把媽媽送給自己的300萬嫁妝,交給劉爽保管。
可劉爽不僅炒股虧光了所有錢,還一再欺騙葛夕錢沒事,直到東窗事發才坦白。
攢夠了失望的葛夕,在節目旅程的最後,毅然選擇了離婚。
《親密關係》裡面有一句話:
“婚姻中,當一個人承擔了全部或大部分時,其幸福感為負值。”
卑微的討好,極致的付出,並不總是能換來同等的珍視與回報。
圓滿的婚姻,也絕不是用一個人的犧牲,去成就另一個人的幸福。
愛,應當是一種平衡的藝術。
既有慷慨的給予,也有理智的自愛。
拿捏好分寸,保持好平衡,愛伴侶的同時,也要愛自己,才是女人在婚姻中最清醒的姿態。
窒息的控制
曾經看過這麼一句話:
「當愛是以一種佔有、控制和支配出現的時候,『被愛』就成了無盡的受虐。”
電視劇《鳴龍少年》中,禹洋媽媽就將這種窒息的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禹洋是高二學生,父母離婚後,母親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他身上,大到人生選擇,小到吃飯洗澡,母親都要插手。
母親專門跑到禹洋就讀的學校食堂上班,禹洋排隊打飯,她大聲招呼禹洋插到隊伍前面來;
禹洋沒及時回短信,她立刻衝到教室確認兒子安全。
有一次,禹洋想要獨處,將母親反鎖在房門外。
母親竟舉起菜刀,砍斷門鎖,斥責兒子「怎麼這麼沒有良心」。
母親窒息的控制,讓禹洋變得自卑、怯懦,甚至出現了嚴重的社交障礙。
毫無邊界的母愛,成了插向孩子的凶器,扼殺了孩子的成長。
生活中,這樣的家長並不罕見。
他們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干涉孩子的選擇,侵占孩子的世界。
不但沒有為孩子的人生帶來更多便捷,反而讓他們成長的道路舉步維艱。
親子關係的最高境界,不是如我所願,而是如祂所是。
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不缺席,給足愛與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