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教訓:過得好不好,都不要跟「熟人」說太多

01
在網路的時代,人們都養成了一種習慣──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
跟外人打交道,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好壞與否都不留心眼;跟熟人打交道,喜歡分享自己的日常,好壞與否都沒啥顧忌。
總是向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真的是好事嗎?
在人情社會,總是喜歡分享自己生活的人,往往麻煩最多,是非最多,人緣不好。因為他們犯了人情世故的忌諱──太透明。
可以這樣理解。有神秘感,隱藏起來,別人看不透你,自然不會對你說什麼,也不會對你做什麼。
反之,沒有神秘感,總是太透明,被人看得一清二楚,那別人對你的態度,就不可能是尊重,只有可能是說三道四,甚至是算計、傷害。
02
總是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糟糕生活”,會被嫌棄。
有的人過得不好,就在朋友圈、社交圈裡邊大肆傾訴,大吐苦水,一臉怨婦的模樣。
如果只是傾訴一次,別人就會進行安慰,跟他們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忍一忍,就能夠熬出頭了」。
但如果傾訴了多次,別人就會心生厭惡,這人怎麼如此負能量,天天說這些糟糕的事兒,影響了我的心情,要把他屏蔽。
那些天天分享自己「糟糕生活」的窮人,不但人緣不好,整個人也負能量重重。
一定有人會說,我都過得如此貧苦了,難道就不能傾訴幾句嗎?
可以傾訴幾句,這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別人喜不喜歡聽你的傾訴,這是另外一回事。
特別是在這個年頭,大家都過得不如意,又有誰希望聽到別人的傾訴,以及負能量呢?沒有人希望。
03
總是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會樹敵無數。
既然分享自己的「糟糕生活」不行,那麼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總行了吧?
其實,跟分享自己的「糟糕生活」相比,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問題更多,風險更大,被人厭惡、仇視的機率更高。
假設,身邊人都過得一團糟,就你過得歲月靜好,生活幸福。如果你常跟他們炫耀,自己過得幸福美滿,那他們會如何看待你?
只會認為你“曬命”,從而產生了羨慕嫉妒恨、見不得人好的心理。
你越是過得好,別人就越看你不順眼。你越是分享出來,別人越是認為你不是好人,就是一個剝削窮人的沒良心的富人。
這就是古人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一起貧窮,心理平衡。但要是你有錢,別人貧窮,那他們就會仇視你,把你當成另類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