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窮相”,最有效的做法:狠心丟掉這3樣東西

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人窮,就需要學會改變;只要學會改變,就有可能通達;唯有通達,才有可能活得長長久久。自渡者,天渡之。
窮,其實是人間常態。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改變貧窮呢?
不懂得改變,那一輩子都是底層。主動去嘗試、改變,才有一線生氣。生機,不是天降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
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這個道理。一般人最缺乏的,就是自強不息的決心和勇氣。
改變“窮相”,最有效的做法,莫過於狠心丟掉這3樣東西。
一、丟掉性格里邊的膽怯、懦弱。
對一個窮人來說,膽怯和懦弱,就是生存的大忌。
人若膽怯,動不動就退縮,不懂得勇敢嘗試,那他就會錯失許多機會。基本上,都吃不到時代的紅利,只能依舊貧窮。
人若懦弱,動不動就害怕,不敢跟別人較量,那他就會被人視為軟綿羊,除了被人欺負,依舊是被人欺負,沒啥出息。
很多人不理解,富人需要活得小心翼翼,為什麼窮人需要大膽一點呢?
就一句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富人穿鞋,自然害怕失去鞋子,窮人根本沒有鞋子,那害怕什麼呢?
膽怯懦弱地活著,依舊處於底層,一無所有,那為什麼不勇敢拼一把呢?
有錢有勢的人,不得不謹慎慎微,因為他們害怕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沒錢沒勢的人,只好勇敢嘗試,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東西可輸了。
二、丟掉骨子裡邊的偏執、陳腐。
窮人家庭的死循環:落後的認知,封建的陳腐,茅坑石頭一般的偏執,代代相傳。
只要認知無法改變,陳腐依舊存在,偏執如同大山,那窮人家庭的貧窮,就會一直延續下去,而不會有改變的那一天。
父母都是底層的窮人,做著毫無創造價值的體力勞動,比如說工廠的流水線。這時候,他們對於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底層工作。
現階段,已經到了人工智慧的階段了,終究會大規模替代體力勞動產業,如果不讓孩子從事腦力勞動,那孩子不就容易被淘汰了嗎?
就跟大學選專業一樣,跟得上時代的專業不選,而非要選幾十年前的老專業,已然跟不上時代,這不是找死嗎?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