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3個字:久別重逢,轉危為安,虛驚一場

真實的生活有時真的太難應付了,幸福感也許常常來自深信的瞬間。
——農夫,《讀者》2024年第21期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有句台詞:
「也許幸福是我們只能去追求的東西,又或許是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追到的東西。”
言下之意,人們總認為幸福是遙不可及的事物,是複雜而難以企及的目標。
殊不知,不論幸福的定義如何變化,它都在我們唾手可得的地方,藏於每個微小的日子裡。
無數個生活中的小確幸,同樣能匯聚成人生的大幸福。
如果說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那人生中最彌足珍貴的三個“小確幸”,必定是久別重逢、轉危為安、虛驚一場。
來源:視覺中國
久別重逢,依舊如初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寫道:
「相逢的人會再相逢,相逢過的人們是不會走散的,即使走散了,那隻是因為他們迷了路。”
曾經看過一個有趣的數據,兩個陌生人之間相遇的機率只有0.48%,所以我們會說相遇是人生中最浪漫的事。
有些人初次相見後,此生便再無交集;有些人萍水相逢,幾經輾轉卻仍能再次相遇。
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中,年過古稀的小敏爺爺因為罹患阿茲海默症而忘記很多人。
當他昔日的摯友出現在他面前時,他並沒有認出,後來摯友又與小敏爺爺聊家庭住址和工作經歷,爺爺仍是一臉茫然。
直到摯友說出「我姓王」時,小敏爺爺立刻如夢初醒般,說出摯友的名字,隨後兩人又如過往一般緊緊相擁。
採訪時,他的摯友默默流下眼淚,像是在責怪小敏爺爺沒能在第一時間認出自己,又像是慶幸病魔沒有奪走他全部的記憶。
儘管兩人沒辦法經常相見,但這份感情卻永遠留存在彼此心中,並在重逢時再次迸發。
生活中有多少青梅竹馬最後都成了意難平,又有多少兄弟手足最後老死不相往來。
能像小敏爺爺和摯友這般,久別後還能相見,感情也依舊如初,已是彌足珍貴。
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夜》中寫下的話:
“從很久以前,我就開始尋找某個人,而你就是我要找的人,我們此番重逢就是最好的證明。”
以前總以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後來才明白,其實最難能可貴的是重逢。
無論是多年未見的朋友,或是離別重聚的親人,重逢時仍可以像過往一樣,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回憶當年的美好。
來源:視覺中國
禍已遠離,轉危為安
生活中,人人都羨慕有福之人,也想成為有福之人。
認為他們看起來似乎也沒怎麼付出努力,但諸事順意,家庭和樂。
殊不知,有關福氣的真諦,早已被我們的老祖宗一語道破:
“人行善,福雖未至,但禍已遠離。人行惡,禍雖未至,但福已遠離。”
這句話出自《春秋·曾子》,顧名思義,我們身上的福氣,不只藏在平順的生活裡,還隱沒在每一個被我們避開的危機裡。
電影《平凡英雄》中,7歲的小麥不慎被拖拉機絞斷右臂,然而當地醫院的治療條件有限,醫生建議送往烏魯木齊進行救治。
經過鬧市區時,交警協助開路,市民主動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