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金8000,生病了才明白:身體不好,千萬不要到處跟人說

難過時,希望有人安慰;
疲憊時,渴望有人陪伴;
委屈時,盼望有人明白。
但往往事與願違,期望值太高,不但得不到想要的,反而讓自己更痛苦。
沒有人有義務一直安慰你,沒有人樂意充當你的情緒垃圾桶,千萬不要把自己活成祥林嫂,在他人的眼光中活得不像自己。
與其不斷訴苦,時時抱怨,不如坦然面對,想辦法解決,活成自己的擺渡人。
來源:視覺中國
最好的良藥是心態,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南懷瑾曾說: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通常是受情緒的影響最有力。
情緒的作用,是來自於生理禀賦,是由於身體內部健康狀況的作用。
換言之,健康與不健康,和情緒關係很重要。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才華洋溢的年輕人,意氣風發,一心想要施展抱負、整頓職場。
但他常常恃才傲物,得罪了不少人。
他出入朝廷,最後做了很大的官,卻在回家奔喪時,被趁機打壓。
他情緒失控,感覺自己被拋棄,滿腹委屈,心情鬱結,日積月累,終於大病一場。
家人遍訪名醫都無計可施,關鍵時刻,一個醜道人給了指點:
岐黃醫世人之身病,黃老醫世人之心病。
改行黃老之術,則心可清,氣可靜,神可守捨,精自內斂,百病消除,萬愁盡釋。
他推薦這位鬱悶的年輕人再讀《道德經》。
而年輕人也頗有慧根,逐漸領悟了自己的病是心病,此後放寬心胸、調整心態,病也慢慢好了。
來源:視覺中國
週國平曾說:
人的身體是受心靈支配的,心態好是最好的養生。
心煩意亂,疾病不請自來;
心平氣和,百病皆能平息。
人生下半場,一定要懂得,最好的良藥是心態,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①停止抱怨,允許一切發生
抱怨,本質上是折磨自己,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
人生變好,是從戒掉抱怨的那一刻開始的。
如果不滿現狀,就去改變;
如果無能為力,就去接受。
始終相信: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不必焦慮,看淡事與願違,放過自己。
②養好習慣,塑造強健體魄
管住嘴,按時吃飯,營養均衡,少吃不健康的食品,不要吃太飽,七八分飽最宜。
邁開腿,堅持運動,鍛鍊身體,制定明確的運動計劃,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睡個好覺,規律作息,休養身心,高品質的睡眠有助於維持一天的活力,調節心情。
③充實生活,培養正向心態
別悶在家裡,多出去走走,爬山、旅行,呼吸新鮮空氣,開闊視野,感受生命的精彩。
培養新的嗜好,閱讀、畫畫、寫作、攝影等,在喜歡的事物中,重燃生活的希望。
豐富社交圈子,多和老友聚會,或參與社區活動、廣場舞隊等,讓自己忙起來。
來源:視覺中國
季羨慕林先生曾說:
人間萬千光景,苦樂喜憂,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愛莫能助。
人生太短暫了,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與其奢求他人的關注與在意,不如將視線放回自己身上。
做自己的醫生,鍛鍊好身體,收拾好心情,管理好生活,打理好自己。
珍惜當下,以健康的姿態,微笑面對未來的每一天,才算不負此生。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