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把50%的存款換成3樣東西,10年後你會感謝自己

人到中年,把50%的存款換成3樣東西,10年後你會感謝自己
value101 2025-04-07 檢舉

(2)制定飲食和運動計畫。許多老人飲食結構不合理,也疏於運動,這些都會帶來健康隱憂。我們可以訂定好計劃,購入相關食材及運動器械,督促他們養好身體。

 

來源:視覺中國

2.經營婚姻,維繫感情

塗磊說:“婚姻時間越久,越需要拾起儀式感,它是婚姻的保鮮劑。”

誠然如此。

很多人覺得,過日子不就是這樣,越過越麻木,最後不是親人就是同床異夢。

但好的婚姻其實不難擁有,一是肯用心,二是善經營。

而儀式感,就是用心經營的最好見證。

夫妻間想要營造儀式感,其實很簡單,試著從以下幾點著手:

(1)創造二人世界。找找空閒,規劃一次短途旅行,或相約去咖啡館泡一下午,製造只有彼此的私密空間,不用特別做什麼,簡單的娛樂或者單純靠在一起做自己的事就足矣。

(2)尋找象徵儀式。為對方制定專屬的暗號、小儀式等,讓兩個人成為對方「特別的人」。節日、生日和紀念日也可以送上禮物,給對方一個愛的驚喜。

(3)習慣親密表達。嘴巴說不出的用文字去寫,文字羞於寫的可以買一束花附卡片。直白明了地表達愛意,是最細微、最永恆的浪漫儀式。

 

來源:視覺中國

3.教育子女,積攢福氣

這兩年,砸錢雞娃的性價比越來越低了,很多人都在宣揚不要過度投資教育。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對孩子撒手不管。

就像諾貝爾獎得主赫克曼說的那樣:“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看的並不是眼前的成績。”

投資教育時,我們也不要眼光太淺,只盯著一時成績的起伏。

身為父母,平常可以為孩子買一些長閱歷的書籍,帶孩子多參觀博物館,開眼界能知興趣。

生活中對孩子多一點肯定,當孩子有進步時,滿足孩子的一些小心願,培養孩子的自信。

當孩子交朋友時,要為孩子做好認知上的提升和經濟上的支撐。

既要讓孩子明白交朋友的本質在志趣相投、彼此吸引,防止孩子盲目攀比炫富;

也要避免孩子囊中羞澀,失去正常社交的資本,甚至丟了顏面,從此恐懼社交。

這些花費,比起昂貴的學區房、補習班,便宜了不少,但對孩子的幫助毫不打折扣。

 

投資愛,富養自己

近來很忙吧?

你有多久沒有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是啊,人到中年,要扮演的角色眾多,無暇顧及自己。

但就像汪曾祺說的那樣,人生一定要保留點愛好,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鍾情。

你活著的意義,不只是養家活口,你要保持熱愛的能力,生命才能變得寬廣、豐富、多彩。

如果你一時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嗜好,不妨從以下3個面向來考慮。

 

來源:視覺中國

1.給予價值感的嗜好

一位作家說過:“人生是需要價值感的,且價值感的來源,絕不能太單一。”

工作會退休,孩子會長大。

將價值感寄託在外,總會面臨失去的一天。

只有向內求,自我提供價值感,才能長久。

朋友小竹辭職當家庭主婦後,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生活的價值。

後來,她學著用手機拍剪買菜做家務的日常,傳到網上,沒想到收穫了很多誇獎,還有很多同樣居家的女性跟她私聊,討論理家小技巧。

類似的嗜好還有很多,你可以試著讀一本書,然後整理成讀書筆記;看一部經典電影,試著寫寫影評。

慢慢地,你會覺得人生沒有虛度,你會對明天充滿期待,對生活充滿熱情。

2.擴展交際面的嗜好

看過這樣一條熱搜:“中年以後,朋友似乎越來越少了。”

深有感觸。

四十歲後的我們,社交圈似乎很久不更新了,點開微信,能聯絡的人也所剩無幾。

一方面是忙,另一方面,可能是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嗜好。

能堅持所愛的人,無論到什麼年齡,都能在靈魂中保有一種對同好的吸引力。

文藝片《詩》中,女主角美子已66歲,但她仍能因自己酷愛詩歌,常年參加詩歌會,並結識許多不同年齡層的朋友。

如果你想擴展交際面,不妨試著培養一個圈子乾淨、同好眾多的嗜好。

既能陶冶自身情操,避免靈魂枯萎,還能結交好友,為生活增色。

 

來源:視覺中國

3.打破舒適圈的嗜好

到了一定年齡,日子好像總是循環地過,昨天和明天沒有分別。

習慣了吃差不多的東西、做差不多的事,不再追求新鮮感。

這樣的生活固然安穩,很過久了不免漸漸麻木,失去對新事物的感知和嚮往力。

這時,不妨試試一些打破舒適圈的嗜好。

很少見雪的人,可以試著體驗滑雪;常年社恐的人,可以試著報名練習演講。

當你卸下對人生的限制,你會發現許多從未體驗過的精彩。

 

中年人的生活,往往險象環生,猶如戰場。

在危機中,立於不敗之地,往往比攻城略地重要百倍。

養好身體、顧好家庭、有所熱愛,就如未雨時綢繆著修葺房屋。

片刻間看不到什麼收益,但等變天時,它就能幫我們穩住,給我們一個屋簷遮風避雨。

願我們都能穿越這世間水火,塑造出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