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歲之後,最好的心態,就是“我不要了”

七十歲之後,最好的心態,就是“我不要了”
value101 2025-04-15 檢舉

北宋有一個大臣,「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的智慧有多好,非常明顯。

可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如何理解書中的道理呢?如何才能用書來改變生活和心情呢?

如果你是個七十多歲的人,就多讀以下幾個句子,會讓生活非常通透。

歸納起來,就是一個道理:我不要了,心態就好了。

 

01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過去放下。

已經做過的事情,不要提起;做不了的事情,勸說自己也沒有用;過去很久的事情,對錯、得失都算了。

我們的一生,會做很多事情,也會經歷很多事情。但極少有事情,是完美的。有瑕疵,是一種常態。

所謂成功,也就是小滿,而不是大滿。

七十歲,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力挽狂瀾了。別以為自己是姜子牙。

做一個心中無事的人,身體會特別輕鬆。

 

02

「未知生,焉知死」:生死看淡。

有人問孔子:“死是怎麼樣的?”

孔子說:“生的事情都沒有搞清楚,我怎麼知道死呢?”

孔子在雲遊的時候,遇到一個叫林類的隱居者,七八十歲了,還精神很好。

林類告訴孔子:“人,也就是一來一去。死是死,生是生。”

是的,我們不要因為年紀大了,就害怕死。而是過好每一天。把每個日子都變好了,那麼壽命不長,那也心滿意足。

真不要總是去保健,被商家欺騙了。多少人,保健品還在,人就不在了。

生命是有限的,好心情是無限的。

 

03

從心所欲,不踰矩:言行規範。

有人說:“七十歲之後,就是違法了,也沒有地方收容自己。”

這是多麼愚蠢的說法,以為倚老賣老是一種幸福。

社會運作是有規則的,誰都逃不過。

照規則去做,也許很多地方會限制自己,但也因為有了社會規則,人的生活才更有秩序。

想一想,老太太,老爺爺都擁擠在一起,都互相攻擊,還爭奪東西,這是多可怕的場景?

大家魚貫而行,那就很舒服了。

老人沒有人來監督,但是可以自律,給周圍的人做榜樣;也能夠帶來子孫的福氣。

老人和子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老人和社會,唇齒相依。千萬不要大意了。

考慮長久,子孫興旺,老人在天之靈,也會安寧。

 

04

德不孤單,必有鄰:鄰裡從善。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