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大戶」被揪出,4種蔬菜含有甲醛,有毒還致癌?告訴你真相

「甲醛大戶」被揪出,4種蔬菜含有甲醛,有毒還致癌?告訴你真相
value101 2025-08-06 檢舉

 

很多人談論甲醛色變,以為甲醛是一類致癌物,長期攝取會導致體內蛋白質變性,造成疾病風險,但要達到致病風險,對甲醛的攝取濃度有很高的要求。

而研究顯示, 只要甲醛濃度超過1毫克/立方米就會被察覺 ,而且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甲醛也不少,炒菜烹飪、家具裡的黏合劑、清潔劑和消毒劑、汽車廢氣和抽煙、甚至人體代謝過程中細胞也會產生一定甲醛含量。

其實只要甲醛濃度在人體接受範圍內,就不必過度擔心。

 

其實想要避開甲醛食品也很簡單,請做好這三步:

1.食品購買通路最好選擇有正規經營資質的商超,或是農貿市場,食品來源有質檢標準,購買較安心。

2.甲醛易溶於水還易揮發,即使購買到甲醛食品,也可以經過沖洗烹飪,去除殘留含量。

3.飲食習慣避免單一化,只要攝取的食品種類夠豐富,就可以大幅降低食品安全問題。

 

三、這幾種食物才真的“坑人”,擦亮眼!

雖然大部分甲醛蔬菜都是假的,但生活中確實存在一些危險食品,尤其以下4種,日常購買前最好謹慎。

1、“殭屍肉”

也就是長時間冷凍的雞鴨腿、翅膀等肉類食品,正常經過檢疫合規生產的冷凍肉,而且儲存在-18℃溫度下,保存時間不超過12個月 ,是可以正常販賣的。

但就怕那種凍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肉,曾有監察部門查處了多批殭屍肉,有些是檢疫不合格的,有的嚴重過期,還有的加工後搖身一變又端上了餐桌。日常遇到外表有顏色或氣味異常,沒有標示品名、產地和生產批號的冷凍肉慎買。

 

2、鮮切水果拼盤

鮮切水果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消費方式,花一份錢可以吃到好幾種水果拼盤,確實很划算,但要注意的是,這種水果拼接原料可能是店裡即將變質或者有腐爛部分,賣不出去的水果重新裝盤後再販賣的,要知道即使水果只腐爛正常的一部分,也可能產生大量微生物,甚至分泌大量有毒物質,即便其他部位還可能被污染。

 

3.冷凍散裝丸子

很多人喜歡去市場購買散裝丸子,用於打火鍋或其他烹飪,以為這樣買選擇性更多,性價比更高,但其實這種丸子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即便有冷櫃冰鮮,但反複冷凍就很容易菌落超標 ,一旦有細菌污染,丸子很容易變質,人體食用後可能看不到腸胃,而且這種丸子不知道這種產丸子不知道日常生產日期。

 

4.顏色鮮亮的滷味

有些商家為了讓滷菜顯示的顏色更鮮亮,會鋌而走險使用「日落黃」這種染色劑 ,這種添加劑已經被明確規定禁止使用,長期攝入這種有害鹵味可能會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平時購買一定要避免異常色澤的滷味。

 

日常購買食品一定要注意避開上述幾類潛在風險,無論蔬菜或肉蛋,最好挑新鮮的買,盡量當日買當日吃完,減少食品變質風險,這樣才能更有利於膳食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