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表面的努力 掩蓋內心的懶惰

別用表面的努力   掩蓋內心的懶惰
value101 2021-02-24 檢舉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發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那個經常在朋友圈“曬加班”的人

被辭退了

最近一個HR朋友告訴我,老闆給了她一個新要求:那些總是在朋友圈裡“曬加班”的人,我們不招。

問其原因,原來是他們公司有位員工,隔三差五就在朋友圈發深夜加班的動態,是同事們口中的“勞模典範”。

前幾天他又發了個動態:凌晨2點還在公司做項目,掉頭髮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老闆那天看了他的策劃,內容繁瑣,條理不清晰,還不及一個實習生的作品,完全不能用。

其實經常看他曬加班,老闆早就留意他了,但真正用心工作的人不會屢次犯下同類低級錯誤。

明明沒做出什麼好成績,卻一直抱怨工作太苦太累,這樣的員工要來何用?

我們身邊常有這種把“言不符實的努力”曬到朋友圈的人。

曬深夜加班,曬早起苦讀,曬應酬喝酒……看似躊躇滿志、風風火火,實際上並沒有獲得什麼成績,更像是感動自己的瞎忙活。

這種曬出來的努力,不是真的努力。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發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努力”成為了一種炫耀的資本。

許多人都陷入“表面勤奮”的惡性循環中。

對外宣告自己有多艱難多刻苦,卻從未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是否配得上這份“辛苦”。

就好比近幾年選秀節目裡流行起來的“賣慘人設”。

上來5個人,其中4個都稀里嘩啦地哭訴自己千篇一律的“悲慘經歷”。

這種賣慘式的營銷全靠大家的“同情心”支撐。

且不說其中故事的真實性,仔細想想,哪個普通人的追夢之路不是坎坎坷坷,困難重重?

這並不是一個可以拿來在節目裡獲得特權的資本。

真正過得慘的人,都在沒日沒夜地為了生計奔波,根本就沒時間也沒有渠道來宣告天下。

對於“賣慘”的行為,我不否認他們口中的努力,但“努力”從來都不是給別人看的。

浪費時間做這些形式主義,不如好好沉澱下來,靠實力讓大家記住自己。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發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別用表面的努力

掩蓋內心的懶惰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條件自尊”,是指依賴他人的肯定和表揚而產生的自尊。

一旦別人不再肯定自己的時候,就會開始自我懷疑,產生無能感、羞恥感。

或許是因為無法忍受努力過程中的孤寂和酸楚,或許只是想要單純地炫耀一下自己也在為了生活奔波勞苦,找找存在感。

在許多人看來,拍一張挑燈夜戰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尋求慰藉和肯定,比獨自一人日日夜夜地默默付出更有價值感。

喜歡“曬”,喜歡分享沒有錯,但如果你的動機是想靠“曬努力”來打造自己的形象,希望看到朋友在評論下面回复“666”,是完全沒必要的。

還不如用結果來證明自己,更有說服力。

畢竟,時間不會因為看到這些零零散散的努力就給予你同情;老闆也不會因為你的“無效加班”而給你升職加薪。

“小曬怡情,大曬傷神”,習慣性地“曬努力”,會悄然拖慢你實現目標的進度。

有一則TED的演講主題我挺認同的:不要將你的個人目標告訴別人。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發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許多測試已證明:在你體驗向別人興致勃勃介紹目標的快感時,你的自我感覺良好,在現實中反而使你不太容易實現目標。

因為這一時的滿足,會讓你弱化行動上的勤奮。

除非你把“自我激勵”當做分享的動機。

當對方肯定你的目標後,你會感到壓力,意識到自己離目標還很遙遠,於是想辦法盡快實現它,並邀請朋友監督,以激勵自己。

正如演講中的例子所說:

“我的確想要跑馬拉松,所以我需要每週訓練5次,如果我做不到,就踢我的屁股吧?”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發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曬“努力”的高級智慧是:把每一次的分享都當做實現目標的“助推器”,而不是一味地標榜自己的努力,自欺欺人地沉浸在社交滿足中,從不認真做事。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發的朋友圈有什麼不一樣?

 

越無能的人

越喜歡強調自己的努力

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努力本就是人生常態。

我身邊也有很多20出頭的妹子,每次來大姨媽都一邊忍痛一邊工作;

上學時也有勤工儉學的同學,前天晚上上夜班到凌晨,第二天仍早起上課……

說身體重要,誰不知道呢?

但所有的選擇和努力都是為了自己,不存在“吃虧”這一說法。只要得到的比失去的多,那就是值得的。

平庸的人,總是強調自己在努力,然後碌碌無為;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