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做不成,超出認知外的事

你永遠做不成,超出認知外的事
value101 2021-12-22 檢舉

但知道她的人,沒人不敬佩。

 

她是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跳傘140多次,寫過一百多篇專業論文,還有兩項國家專利。

 

到了晚年,她為家鄉教育捐出1000萬,那是她和老伴的全部積蓄。

 

手頭拮据的人,可能是生活儉樸,可能是暫時困窘,很難草率給他們的層次下定義。

你永遠做不成,超出認知外的事

 

但認知低的人,卻親手把倒霉刻在了骨子裡。

 

蘋果手機被當作潮流的時候,有個17歲的男孩賣了一個腎,歡天喜地換來了一部蘋果4,

 

放下豪言說:“一個腎臟對我來說足夠了,為什麼需要另一個?”

 

結果剛1個月,他就精神不振,日漸消瘦。

 

因為傷口感染,他僅剩的腎臟也受損了,現在被定為三級傷殘,只能躺在床上度日。

 

蘋果不斷在更新換代,健康卻再難回來。

 

情願出賣身體,換取可憐的優越感,只能是不停掙扎著,為認知付出代價。

 

誰都憎恨弱肉強食,都不想成為那個底層的可憐人,但就像《教父》中說的:

 

“用一秒鐘看到本質的人,和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注定是不一樣的命運。”

 

認知差異大了,人和人出現分層,是必然現象。

 

想要提高層次,只能先提高認知。

你永遠做不成,超出認知外的事

 

到底怎樣提高認知能力,才更有效?

 

網上的答案不外乎幾種:

 

多看經典書籍,增加自己的知識;多去遠方旅行,增加自己的閱歷;多跟高層次的人聊天,增加思考的角度……

 

這些都有用,卻都只在表面,認知高的本質,是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豆瓣有博主找工作時拿了兩個錄用書,一個在本地,更安穩一些,一個在外省,發展機會更多。

 

爹媽都是農村人,就希望家裡有個孩子能出息,建議她選了外省的工作。

 

可她現在離家50多公里,掙得還沒有在本地多,

 

加上她情商和能力都一般,也沒什麼晉昇機會,她每天窩在外省的出租屋裡,越想越後悔,又是怨恨爸媽,還不敢說出來。

 

即便是為你好的人,也沒法站在你的角度思考,所有人的建議,都未必適合你。

 

聽過看過再多,你想自己提升認知能力,終究還得自己思考。

你永遠做不成,超出認知外的事

 

早前我看過一篇擇業分享,作者選工作時在三四個崗位裡糾結,她就把每個崗位離家遠近、薪資、工作強度都列出來。

 

隨後按自己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給這些指標排序,又按每項指標的情況,給幾個工作打分,選出最稱意的那個。

 

到了崗位上,她不僅沒後悔過,還對自己的未來有了長遠的把握。

 

就像生活中所有的決定一樣,你要聽別人的話,卻不能全信,你要看很多的書,卻要有自己的判斷。

 

思考多了,你看到的、聽到的那些,才會變成你自己的認知。

 

擁抱新的觀點,

 

接納新的角度,

 

用自己的頭腦,主宰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提升認知的開始。

你永遠做不成,超出認知外的事

 

一生中的認知,不是固定不變的,只要你有改變認知的念頭,就隨時都有機會。

 

《女心理師》原著裡,賀頓就是做護工時跟著賀奶奶看書,聽著從沒聽過的大道理,逐漸脫胎換骨的。

 

她從打工妹,一步步成為心理師,最大的改變就在認知。

 

當賀頓說喪氣話的時候,賀奶奶勸過她:

 

“不要輕易地就說一輩子,一輩子是很長很長的時間,只要努力,萬事皆有可能。”

 

去讀你讀不懂的書,不是愚蠢,經歷各種各樣的事,不是莽撞,見你不熟悉的人,不是讓人尷尬的事。

 

唯有迴避新的、更高層的東西,才是最麻煩的事。

 

餘生還有很長,

 

你的認知,你的圈子,你的命運,都可以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點個“在看” ,拓寬認知邊界,就從現在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