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是控制孩子,而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這句話

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是控制孩子,而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這句話
value101 2021-12-30 檢舉

“多讀書,少看點電視,少上網!”

“這個東西少吃,吃多了沒營養!”

“你頭髮長太長了,該去理髮了!”

“你少買這樣的衣服,穿著不好看!”

“不要成天到晚玩手機,要保護視力啊!”

 

這樣的話語,你是否耳熟?沒錯!這些都是中國的父母們最愛說的話,他們對孩子的管控無處不在,無論孩子年齡大小,都避免不了他們的嘮叨與叮嚀。而且,孩子還無從反駁,因為他們都是“為你好”。

這樣的親子關係在我們的身邊非常普遍,我們很多人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成人,然後又以這樣的方式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但這也是我們最反感的親子關係。

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是控制孩子,而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這句話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呢?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就給出了答案:“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這句話的本意是: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施與恩惠但不因為一己之私而強人之所難,滋養萬物而不主宰它們。

實際上,這句話延伸到親子關係也是很有啟示意義的,一起來看看吧!

 

 

01生而不有:把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

“生而不有”,強調的是父母生養了孩子但不能把孩子佔為己有。因為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財產,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中國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思想:孩子是我生養的,所以孩子必須聽從我的指揮,孩子不聽話,我就要嚴加看管。

例如:某個週末,讀小學的孩子說要出去玩,父母會說:“不准去,留在家裡學習。”孩子強調自己的作業都做完了,父母還是不肯讓步,堅持讓孩子閱讀或者做習題集。

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是控制孩子,而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這句話

 

又如,上中學的孩子說:“爸爸,媽媽,我想學畫畫。”父母覺得畫畫會耽誤學習,就一口回絕說:“不行!美術課程又不是主科,你要把語數外等主科學好,不能把心思花在畫畫這上面。”

在這些父母的眼中,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孩子不能有自己的主觀意志,不能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行為,孩子的每一項決定都必須獲得父母的首肯。

實際上,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代表他或她成為獨立的個體,父母呵護他或她長大,在這一過程中,他或她也會形成自己的思維意識,有自己的主張。

作為父母,想要和孩子之間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首要的就是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鼓勵他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