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value101 2022-01-18 檢舉

今天,我們常常讚美“逆襲”,一個孩子從學渣變學霸;一個女孩從卑微渺小,到獨立強大;一個打工人從底層做起,實現財富自由……

 

逆襲的故事看起來很爽,但它從來不是一個瞬間的蛻變,而是漫長的成長過程。

 

埃莉諾·羅斯福就是典型的逆襲。

 

她從連媽媽都不喜歡的醜小鴨,會成為備受世人愛戴的“第一夫人”;

 

從膽小羞澀、生怕自己被人遺棄的孩子,成為不斷為窮人、弱勢群體爭取權利,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偉大女性。

 

她是美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夫人,也是改變了“第一夫人”作用的女性。

 

在她之前,美國“第一夫人”的主要工作是照顧總統、主持社交活動。但在埃莉諾成為“第一夫人”後,她不是總統的附庸,而是獨立的政治家。

 

她的一生,就詮釋了逆襲是怎樣實現的。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1884年,埃莉諾出生在紐約一個富有的家庭,叔叔是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可是她的童年卻非常不幸。

 

首先她長得不漂亮,母親常常嘆息:“你長得不好看,將來怎麼辦呢?”這讓她小時候非常不自信。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童年的埃莉諾·羅斯福

 

更不幸的是,父母在她8-9歲這兩年中相繼去世,她成了一個沒人疼愛、又不漂亮的孤兒,被送到英國的寄宿學校學習。

 

在學校,埃莉諾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校長,她曾問校長:“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是什麼?外表美麗還是談吐文雅?”

 

校長說:“你誠實、真誠,還有熱心助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成了埃莉諾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座右銘,她在日記中寫道:“這是我今生第一次覺得我不再對我的生命感到害怕,我以前認為只能循規蹈矩,但現在不是;我認為我只要夠誠實,我夠熱愛別人,我就毋需畏懼。 ”

 

18歲時,埃莉諾在火車上遇到了遠親、比她大兩歲的富蘭克林·羅斯福。

 

羅斯福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儀表堂堂,有著遠大的前途,他被埃莉諾的談吐和智慧深深吸引,頂住家裡的壓力,執意和埃莉諾結婚。

 

二戰期間,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正式參戰。

 

埃莉諾不僅進行了多場公開演講,還輸血、為紅十字會募款、編織毛衣毛襪……四個兒子都從軍上戰場,親力親為做表率。

 

到歐洲和太平洋戰區勞軍時,她在發表演講之後會走下去跟軍人握手。

 

有時候她會記下他們父母的姓名和住址,回國後寫信給他們的父母,告訴他們,你的孩子叫我寫信來報平安。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後來,她在感情上遭受了丈夫的背叛,但她依然是羅斯福最好的政治夥伴。

 

埃莉諾一生為窮人、少數民族、有色人種、女性爭取權利,1945年,羅斯福去世後,她是美國駐聯合國代表中唯一的女性,主持並起草了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權宣言》。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從家裡備受冷落的醜小鴨,到備受矚目的“第一夫人”,埃莉諾克服了自卑、膽小、羞澀,成長為一位敢於為少數人發聲、忠實於自己立場的強大女性。

 

《生活教會我》是她晚年寫的一本書,回顧自己的一生,其實是一個不斷克服恐懼的過程。

 

從小時候的怕黑、怕孤獨、怕不被人喜歡,到長大後害怕社交、怕婚姻生活、怕生育……

 

埃莉諾說:“恐懼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最大的一塊絆腳石,也是一個巨大的障礙物。而克服恐懼,是一個人一生學會的各種知識裡,最難掌握的一個,也是回報最高的一個。”

 

她清楚記得自己是如何克服對黑暗的恐懼的。

 

那時她住在外婆家,一天夜裡,姨媽生病,請她從後院的冰盒裡給她取些冰來。

 

埃莉諾知道,如果不去,姨媽會更不喜歡她,以後也不會再找她幫忙。

 

她只好摸黑走下三層樓梯,穿過那個似乎處處隱藏著不祥之物的大房子,她還要關上地下室的人,獨自站在後院的黑暗之中。

 

雖然艱難,但是經過這件事,她知道自己有能力面對黑暗,告訴自己:這一次能做到,下一次一定也可以。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因為自卑,埃莉諾一直害怕自己做錯事、不被人喜歡。

 

婚後的一天,丈夫給她看一本針對的手稿,不料,埃莉諾卻撕掉了一頁。

 

她捧著這頁紙,嚇得直打寒戰,小心翼翼地向丈夫認錯。

 

聽她說完,羅斯福輕鬆地說:“就算你沒撕,有一天也許就被我撕了。書是拿來讀的,不是拿來擺的。”

 

這句話大大寬慰了埃莉諾,從那之後,她開始能克服對惹人不快的恐懼,更勇敢地表達自己。

 

在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埃莉諾找到了讓自己自在交流的方法,就是放下自我

 

她說:“如果你能放下自我,不去想是否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不去管人們怎麼看你,反過來替別人著想,你就不會再感到膽怯。

 

全心全意做你感興趣的事情,不去管別人是否在關注你,是否在批評你。他們很可能根本沒有註意你,有的只是你自己的多慮。

 

盡可能地忘我,如果一次做不到,就再試一次。”

 

埃莉諾相信,一個人只要經受住一次這種考驗,就可以經受住任何事情。每成功處理一個問題,都會使下一回少幾分焦慮,多幾分堅強。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在她晚年,她發現越來越多人不是害怕具體的問題,而是害怕未來。

 

他們總在猶豫是不是要開始工作,有沒有必要組建家庭,“我們沒有安全感,不知道該計劃些什麼。”

 

埃莉諾的建議非常簡單,她說:“你可以想想,當第一批歐洲移民踏上五月花號時,他們又有什麼安全感可言呢?他們擁有的只有自己的勇氣、自己的行動、自己有能力應對一切未知和危險的信心,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對生活的唯一方法。”

所有完美逆襲,靠的都是兩個字

 

晚年埃莉諾·羅斯福在聯合國代表大會上

 

克服恐懼,貫穿了埃莉諾的一生。

 

76歲時,她被診斷為溶血症,也就是免疫系統不斷攻擊骨髓,導致造血功能出問題。雖然可以通過類固醇控制,但會縮短壽命。

 

經歷一生,埃莉諾已經學會坦然面對恐懼。

 

她繼續演講、寫書,也寫下了遺囑,把她的財富提前寄給她想要幫助的人。

 

她知道在醫院裡不斷檢查、注射,只能把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盡,於是選擇回到家裡,安靜地等待死亡。

 

埃莉諾說:“擁有勇氣,並不是要一夜之間變成英雄,而是每次都比以前有一點進步,只需正面應對每個問題,不被表面的困難嚇倒,發掘出我們克服困難的內心力量。”

 

或許正是78年裡經歷的大大小小的慌張與恐懼,讓她有了面對死神的勇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