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爛在肚子裡,夫妻間也絕對不能說這句話,除非想離婚
文章開始前,請先試想以下場景:
你突然找不到手機,問老公有沒有看見時,他說:“你沒長眼嗎,不會自己找?”
你搬家時不小心磕傷了腿,爸媽說:“這麼簡單的活兒都做不好,你還能幹什麼?”
當你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他說:“你當我有三頭六臂嗎,能寫這麼快?”
聽到這些話,你是什麼感覺?
好好一句話,明明正常表達就行,非得換成「反問句」來噎人。
最近,「習慣性反問有多討厭」 成了熱門話題。
超過1000萬 的在看人數,足以說明 「反問」這事兒戳中大家的心窩子了。
畢竟,反問句的那種輕蔑與不耐煩,總能把人已經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地噎回去。
發場火吧,好像也不是大事,沒必要。
自己消化吧,這口悶氣還真不是那麼好吞的。
這吞不下去又吐不出來的感覺,最膈應人了。
時間久了,甚至成了許多夫妻、親子關係中的「隱形炸藥」。平常一切安好,但只要遇到一點小事,一下子就炸了。
習慣性反問
把恩愛夫妻推向離婚邊緣
有個網友就曾分享,「我之前差點因為反問句離婚了」。
當時她剛出月子,每天都被照顧孩子的瑣事弄得心力交瘁。
有一天,老公下班後隨口抱怨了一句:“今天工作真累啊。”
她連腦子都沒過,脫口而出:“難道我在家帶孩子就不累嗎?”
瞬時,兩人的「戰火」就被點燃了,揪著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你一言我一語地一通亂吵。
這場爭吵持續了三天三夜,甚至還鬧得夫妻倆分了居。吵到最後,老公先低頭了。
他聲淚俱下地和老婆說:“我是說我辛苦了,但我沒有否認你辛苦,更沒有認為自己是家裡最辛苦的人……你能不能別再和我吵了?”
老公的“卑微求和”,把網友都弄得心軟了。事後,她自我反思:“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下意識反問會對感情帶來這麼大傷害。”
不管是老公還是她自己,「辛苦了」都是事實。但一旦用反問句說出來,就潛藏了一層攀比與貶低的“弦外之音”——“我比你更辛苦,你不配抱怨。”
這誰聽到能舒服呢?
夫妻是同舟共濟的隊友,而非一決高下的對手。
有時因為工作、生活「吐槽」幾句,無可厚非。因為這些心裡話,跟別人說不上,只能跟愛人說。
事兒不大,答一嘴、哄一句、抱一下也就過去了。可是「下意識的反問」,恰恰像一個放大器,不僅放大了伴侶原本的負面情緒,還引發了自己的委屈和抱怨。
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說上面的例子還算“無心之過”,那下面的故事,可就是拿反問句來“惡意傷害”了。
曾看到一位劉女士的分享:
她和老公都已經步入中年,激情退去,一天說不上五句話。
有時,她為了活躍下氣氛,就沒話找話:“老公,你在看什麼啊?”
誰知老公沒有任何反應,再多問幾遍,就會招致突然的暴怒:“瞎了嗎?不會自己看啊!”
瞬間,她一陣涼意從頭傳到腳,什麼說話的慾望都沒有了,還落得一肚子委屈。
夫妻一起生活久了,有時很難避免因為工作或生活瑣事誤傷到對方,但若是把“誤傷”變成了“日常”,甚至把“反問句”當成刺向對方軟肋的利器,就過分了。
沒人該是你的“出氣筒”,理所當然地承受你的無視與惡意傷害。伴侶,更不行。
習慣性反問
把孩子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如果說夫妻間的“習慣性反問”,主要是給兩人的關係“埋雷”,那麼親子間的“習慣性反問”,則更多影響的是孩子的未來。
網友青子剛上大學時,出了一場車禍。她醒來後的第一句話是:
“我很好,拜託不要告訴我的家人。”
那一刻,自己的傷重不重,需不需要人照顧,青子通通不在意。她最害怕的是,家人知道後,一定會對她一通臭罵:“你走路難道不避著點車嗎?!”
想到父母的語氣和神態,青子就全身顫抖。這種條件反射,源自青子的家人從小就不對她好好說話。
明明是替她高興的事,非要用諷刺的語氣說;明明該關心女兒的時候,卻總是先劈頭蓋臉地指責。
無獨有偶,網友阿翔也因為母親常年的“習慣性反問”,心有陰影。
小時候,母親讓阿翔幫忙拿東西,阿翔不清楚東西的具體位置,就順口問:“東西在哪兒啊?”
明明只是一句正常的提問,卻惹得母親突然發火:“來,在我手裡呢!你自己沒眼睛嗎,不會去找找看啊?”
直到阿翔長大後,每每遇到困難,他還是會不自覺地想起母親的責罵。
他下意識地覺得別人也會像母親一樣罵自己,所以從不求助,怕被人發現自己有問題不懂。
來源:視覺中國
《語言虐待》中曾提到:
“語言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持久的影響,因為它往往更隱蔽、更連續。”
有些人,即便過了20年,只要回想起小時候遭受的語言暴力,還是會不自覺地哭泣。
正如阿翔所說的:“儘管我始終都很愛媽媽,但關於自我療愈,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