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家庭,都有一個「窩裡橫」的人
心理學上有個「人格面具論 」。
說的是,有的人在交往中為贏得他人好的印象,獲得認可,會刻意展現自己好的一面。
然而回到家裡,卸下面具,卻是另一副嘴臉。
在外彬彬有禮,客氣包容,對家人卻苛刻暴躁,惡語相向。
這就是典型的「窩裡橫」。
把家庭當戰場,把家人當敵人,長此以往,再緊密的羈絆,也會走向分崩離析的結局。
01
對外人彬彬有禮,對家人暴躁無比。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記錄過一個案例。
戈登的父親是一位外科醫生,在外人眼中一直保持著知書達禮的形象。
但家裡的他卻是另一副面孔。
他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對家人責罵動粗。
戈登讀小學時,每週都會無端被父親用皮帶教訓2-3次。
直到現在,就算戈登已人到中年,每每想起小時候父親在家突然翻臉的樣子,還是會感到害怕。
不僅如此,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戈登,成年後開始變得和父親一樣暴躁。
工作上遇到點壓力,就會回家撒氣,把全家鬧得雞犬不寧。
「踢貓效應」告訴我們,人總是傾向找比自己弱的對象發洩情緒。
很多人遇到問題,喜歡把家人當成垃圾桶,本質上也是出於這樣的心理。
但到頭來,不但無法解決問題,還會消耗彼此感情,在對方心底留下抹不去的傷痕。
正如情感專家陸琪所說:
「你每一次在家裡宣洩垃圾情緒,其實就是一場無計畫、無策略、無預告的『爆破』行動。
原本一家人一磚一瓦建立的幸福大樓,就在你的一場爆破中倒塌了。 」
羅大倫醫學博士也分享過一個家庭悲劇。
M女士的婚姻在外人看來是美滿幸福的。
但其實,這種表面的和諧,是她無數次隱忍才勉強維繫的。
她的丈夫情緒極不穩定,隔三差五,就會把在外面受的氣撒到她頭上。
她一直選擇忍氣吞聲,將滿腹委屈咽進心裡。
然而心情可以被壓抑,造成的傷痛卻無法被掩蓋。
幾年後,她開始臉色發青,日漸消瘦,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了腎癌。
看著曾經健康的妻子被折磨成骨瘦如柴的模樣,丈夫這才悔不當初。
生活不易,誰都會有在外打拼遭受不如意的時候。
但負面情緒不該被帶進家裡,更不該讓家人成為你無能與暴躁的犧牲品。
特別認可一句話:
一個家庭幸不幸福,從你進門那刻就注定了。
因為進門時的心情,決定了家庭的走向。
腳底的灰塵要留門外,心底的灰塵也是。
管好自己的情緒,家才會變成滋養你的福地。
02
對外人寬容大度,對家人鉈銥必較。
亦舒曾感慨總結:人們日常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對陌生人太寬容,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覺得用《圍城》中方鴻漸的一句話可以很好地解釋。
他說:“和朋友吵會絕交,可離婚畢竟是不容易的。”
在他看來,婚姻和家庭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為自己找到一個吵不散的人。
所以,人前的他待誰都一副謙謙君子好說話的樣子,到了家裡就完全變了樣。
常常對妻子孫柔嘉各種看不順眼,時不時揪著妻子不經意犯的一點小錯而大加責難。
有一次他遲回到家,看妻子竟然沒等他吃飯,頓時沉下臉來,數落對方存心讓自己挨餓。
孫柔嘉解釋說,以為他這麼晚了不會回來吃飯,加上正好姑母來訪,就留對方先吃了。
但方鴻漸卻不依不饒,妻子被他指責得崩潰,也開始不甘示弱回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