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把50%的存款換成3樣東西,10年後你會感謝自己

最近和一位很久沒見過的老朋友聚會,發現她有了很大的改變。
從前她是妥妥的職場精英範,見面聊的不是理財投資就是各種高奢,穿搭也從不委屈自己,渾身珠光寶氣。
這次相見,意外發現她換了一身合身的平價運動服,鞋子也變成了舒適的平底鞋。
細聊下來才知道,前段時間,她為拼工作生了一場大病,損失了一個大單。
偏偏那陣子,她買的理財也有幾隻爆雷了。
連續打擊讓她身心俱疲,幾近憂鬱,多虧家人的陪伴才漸漸好轉。
說到這裡,朋友嘆了口氣說:
這年頭,錢真的不好賺,工作要拼命,投資還容易踩坑,所以花錢更要慎重。
生病後我想通了,再好的首飾,也不如健康昂貴;再大牌的衣服,也沒有老公體貼、小孩懂事暖人。
那些奢侈品我都處理了,理財產品我也退了,算下來手邊還有點存款。
這筆錢,我打算收一半,另一半好好規劃一下,投資給自己和家人,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質。
只要我們全家平安、家庭和睦,比我賺再多錢都划算。
來源:視覺中國
的確,到了某個年齡,你會發現過多的慾望,只能帶來枷鎖;過多的追求,只會讓人無措。
明白什麼是真正需要的,才能從繁雜的物慾中掙脫出來。
如果你也到了中年,躊躇迷茫,不妨像我朋友一樣,試著拿出一半存款,花到可以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質的地方。
特別是以下3樣東西,你每投資一種,都會回報滿滿,別不信。
投資身體,收穫健康
你知道,如果把你擁有的所有資產一一羅列,你真正擁有的不動產有多少嗎?
其實就兩樣,身體的健康程度,還有腦中學識多寡。
學識,決定了你不被職場和社會淘汰;而身體,則決定了你不被人生淘汰。
一個人能走多遠,靠的不是財力,而是身上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經營好身體,才能經營好你的後半生。
想要投資好身體,最適合我們一般人的,不外乎以下3點。
1.合理飲食
忙字當頭的中年人,能留給吃飯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很多人不是暴飲暴食,就是少餐不食,結果因為長期飲食不規律、不健康,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從而誘發各種疾病。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顯示,40歲以後,我國整體胃癌發生率開始上升。
想要對抗風險,不妨花點時間,改變一下平常的飲食習慣與內容。
(1)買些保溫便當盒。選擇帶飯可以解決飲食不健康、不規律等問題。多買幾個便當盒,可以一次準備全家的飯,方便省心。
(2)買些粗糧混吃。比起精米細麵,粗糧膳食纖維多、飽腹感強,對預防及控制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很有幫助。簡單改變下主食,粗細混吃,對健康大有好處。
(3)買些健康零食。人難免會嘴饞,如果戒不掉零食,不如備一些原味堅果、魔芋爽等相對健康的食物,但要控制好攝入,不要影響正餐。
來源:視覺中國
2.適度運動
中年危機,很多時候並非真實的危險,而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與焦慮,一點一滴影響你的狀態。
人的身心本是一體的,心理陷入困境時,不妨讓身體動起來去破局。
就像《半山文集》中說的:“運動的好處,在於能讓人始終保持身心合一,它不會分裂自我,反而會用積極的能量,來統一自我。”
如果你想為運動投資,在這裡,有兩點建議:
(1)先買點便宜常見的器械。如瑜珈墊、健腹輪、跳繩等,找到有興趣的物品。運動貴在堅持,花大錢辦健身卡、買跑步機等往往只能吃灰,養成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再追加投資也不遲。
(2)再買些防護和輔助裝備。這裡同樣不必投入太多。拿跑步舉例,一雙舒適平價的跑鞋是基礎;還可以量力搭配護肘護膝、運動手環等,提供保護和數據檢測。
3.定期體檢
看過一項研究:
流感的病死率在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間。
但是,對於有慢性潛在疾病的人來說,流感致死率是一般人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人到中年,真的病不起,傷不起。
對許多不起眼的基礎病,早預防早治療,就有可能避免它在未來某一天毀了一個家庭。
對每個中年人來說,定期體檢才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別把身體不當回事,有不舒服別強忍著,定期檢查,才能防微杜漸。
來源:視覺中國
投資家庭,增添底氣
你有沒有發現,中年人越活越像三明治。
上方是要肩負的老人,下方是要緊抓的孩子,夾在中間的我們,還在一天天走向過期,隨時擔心失業。
但也別太悲觀,其實把家打理好,反而能讓我們獲得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幫我們紓解壓力、補充能量。
好好投資你的家庭,完善以下3件事,你將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資產。
1.贍養父母,儲蓄健康
還記得那位24小時當「護工」的北大教授嗎?
一位北大教授,花了大量的時間照顧失能的父母,整天困在「換尿布、清理排泄物、洗澡、洗床單、煮飯」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天面臨這樣的困境。
甚至都到不了這一步,只要父母住個院、動個手術,就足以讓很多人掏空口袋、面露難色。
正因如此,趁著老人身體尚好,我們可以試著做以下2件事,為父母儲蓄好健康。
(1)試著購買養老險、健康險。購買時要理清條款,做好調查;就醫時,記得提前告知醫師有商業保險。
(2)制定飲食和運動計畫。許多老人飲食結構不合理,也疏於運動,這些都會帶來健康隱憂。我們可以訂定好計劃,購入相關食材及運動器械,督促他們養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