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我只做對一件事:「幫他找到價值感」,從此學習自動自發!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一提學習就愁眉苦臉,寫作業拖拖拉拉,彷彿學習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我家孩子之前也是這樣,厭學情緒嚴重,讓我頭疼不已。
但自從我幫他找到了「價值感」,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什麼是孩子的「價值感」
簡單來說,價值感就是孩子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有能力的、被需要的。
當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他就會更有動力和熱情。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就與價值感密切相關。
孩子也需要被尊重、被認可,需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就像我家孩子,之前他總覺得學習是為了我們家長,是完成任務,沒有一點成就感。
後來我發現,他對歷史故事特別感興趣,每次講起歷史事件都滔滔不絕。
這就是他的一個閃光點,也是他價值感的一個突破口。
做到這4點,幫孩子找到「價值感」
1、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優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優勢,作為家長,我們要善於發現。
可以多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比如他喜歡畫畫、唱歌、運動,還是對科學實驗感興趣。
我家孩子對歷史感興趣,我就給他買了很多歷史書籍,帶他去參觀歷史博物館。
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越來越自信。
2、給予具體的肯定和鼓勵
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我們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但這裡的肯定不是籠統地說「你真棒」,而是要具體指出孩子哪裡做得好。
比如孩子這次數學考試進步了,我們可以說:「寶貝,你這次應用題做得特別好,思路很清晰,說明你上課認真聽講,課後也努力學習了,媽媽為你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