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最大的坑,一遇到事,就反應極大

凡事不如忍一忍
一個人最可悲的就是,明明是一些小問題小事情,但是偏偏經過自己的情緒化,讓自己當下的遭遇變成無限延續的悲劇。
到頭來,當自己幡然醒悟的時候,卻偏偏發現,為時已晚,時間過去太久了,就算再怎麼彌補和修正,也回不去了。
實際上,一個理性的人,或者說心智早熟的人,早早就明白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想避免掉進坑里,及時止損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比如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人,以及圈子不同,認知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人,我們一旦有交集,甚至產生了一些摩擦和矛盾。
那麼,如果自己總是在那裡糾纏,對抗,消耗的話,只會拿生氣來傷害自己。
而且你要知道,無論你付出多大的代價和努力,對方都不可能因為你而改變,甚至覺得你可笑。
所以說,遇到事情,與其生氣,不如爭氣,雖然說發脾氣是人性當中的本能,但是只有那些隨時隨地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穩住自己性格的人,才叫本事。
網路上有句話:
別什麼事,都梗著脖子紅著臉往前衝,靜一靜,讓一讓,忍下一口氣,說不定就跳出來了。
所以說,少點衝動,不生脾氣,修練自己,才有所成。
別一遇到事情,就上頭
在這個資訊化如此發達的世界裡,我們只有收斂一點,克制一點,不要一遇到什麼問題,就立刻上頭,反應極大。
不然的話,我們其實是很容易被別人抓住把柄的,很多人也許覺得無所謂,反正自己可以破罐子破摔。
但大家也要想一想,雖然都是破罐子,自己的也是破罐子,對方的也是破罐子,但是總有一方的破罐子,比另一方好一點吧?
如果你的破罐子是好一點的,可還是要跟對方碰一碰的話,豈不是更吃虧?
所以,要懂得變通,甚至要對比,這樣我們才會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想想後果,反思一下到底值不值得。
凡事靜靜,慢下來,思考一下,想一下其中的緣由,以及對方的目的,或是反觀自己情緒,了解一下動機。
這樣大概幾分鐘之後,就能看穿事情本質,看見人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