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一測便知! 5個簡單測試,看你是不是長壽「候選人」!

大家都希望健康長壽,但如何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具備長壽潛能呢?
以下有5個簡單的小測試,能幫你快速了解身體狀況,提早察覺潛在健康隱患,及時調整生活方式。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測試結果良好,表示身體狀態不錯。不妨花幾分鐘自測一下,為自己的健康把把關!
一、走路保持這個速度,人更健康!
英國萊斯特大學曾對47.5萬的步行速度、體質指數(BMI)進行了7年的隨訪,透過分析數據模型來評估受試者的預期壽命。結果發現,無論男女的BMI如何,走路快的人壽命都更長。
具體來看,走路慢的女性預期平均壽命為72.4歲,走路快的為86.7-87.8歲;走路慢的男性預期平均壽命為64.8歲,走路快的為85.2-86.8歲。也就是說,走路快的人相較於走路慢的平均壽命多了15~20年 。
2022年,《通訊生物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步行速度越快的人越年輕。堅持快走的人,到中年時期的生物學年齡會年輕16歲左右 。因為步行速度快與白血球端粒長度相關,速度越快的人類端粒長度也越長。而端粒是衰老的生物標誌物,端粒越長的人衰老速度就越慢。
北京老年醫院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研究室主任宋岳濤 表示,走路速度快的確可能與壽命長有關。因為走路速度快 說明心肺功能好 ,在走路過程中需要心臟、呼吸系統的支持,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可能走幾步就氣喘吁籲了,預期壽命自然也容易受到影響。
建議老年人可以在地板上畫一條4公尺的線,以正常的速度計算自己走完這條路需要多長時間之後再除以4,就可以得出走路的速度。之後每年自測一次 ,與去年的對比,發現速度明顯下降建議及時就醫。
二、腰臀比越大,死亡率越高!
《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大腿圍每增加5cm,死亡風險可下降18% ,這類人的代謝、血脂水平會更好。而腿部脂肪含量較低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以及全因死亡風險都會增加。
圖源自網路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腰臀比與全因死亡、特定疾病死亡風險之間的相關性最強,且最一致。
該研究對40萬人進行了調查,首次證實腰臀比是判斷是否肥胖、健康的指標。腰臀比是指腰圍/臀圍的數值, 腰臀比越大的人死亡風險越高 。這類人都有明顯的蘋果型身材特徵,大部分的脂肪會堆積在肚子上。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一項研究發現:腰圍越大的人腦梗風險越高 ,隨著腰圍的增加風險會進一步上升。尤其是女性更需要注意,女性腰圍超標發生腦梗的風險會增加83%,男性則會增加72%。
一般建議男女性腰圍保持在<85/80cm為宜,世衛組織建議男女性腰臀比≥0.9/0.85,就需要引起重視了,要及時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