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不聯絡的人,突然聯絡你了,逃不過這3個原因

許久不聯絡的人,突然聯絡你了,逃不過這3個原因
value101 2025-08-18 檢舉

讀者以為老同學至少會發個紅包意思一下,結果直到自己婚宴結束,對方都沒有任何表示。

說好的請客吃飯,也從此沒了下文。

她這才明白,原來她把對方當朋友,但對方從未重視自己。

心寒之下,她拉黑了老同學的聯絡方式,和對方從此斷絕了聯繫。

你把別人當閨密,別人把你當提款機。

還有什麼比付出不對等,更讓人五味雜陳的呢?

 

來源:視覺中國

《繁花》有一句話:

人生最難吃的三碗麵:人面,情面,場面。

有些所謂“朋友”,不過是打著聯絡感情的幌子,想從你身上獲利罷了。

其實絕大多數人,不反感參加喜宴,反感的是那些以慶賀為由、來而不往的聚會。

沒有人能永遠捧出一顆真心,維繫一段虛偽的感情。

如果有朋友突然聯絡你,只想單方面索取些什麼,只能說明他沒有再處下去的必要。

再多的真誠付出,也無法打動腦中只有利益算計的人。

及時收回自己的好,才能避免感情被消耗,白白投入許多時間精力。

 

真心問候,念你近況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中年以後,可以稱之為「朋友」的人,越來越少。

但相應地,剩下的人也越來越重要。

歲月像個濾網,過濾掉浮華與雜質,留下的,都是值得真心相待的人。

當他們感到孤單無助時,他們的一句問候、一個訊息,就能把你打撈出人生的泥沼,讓你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

 

來源:視覺中國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曾分享自己的故事。

她有一個好朋友,雖然兩人住的地方相隔不遠,但因為工作忙,她們兩三年才見一次面。

儘管如此,兩人的感情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每次兩人打電話,都不會客套寒暄,而是直接說:

餵,你最近去哪裡啦?最近怎麼樣,有沒有時間聚一下?

語調和見面時一樣熱絡。

朋友還寫過陳果一張卡片,上面有一句話:

“執手相看無語,卻心事了然。”

陳果深有共鳴,她覺自己和朋友的關係就如同這句話,即便不說話,也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她形容兩人的友情,就像空氣一樣,從不干擾視聽,卻無時不刻不在身邊,給人滋養和治癒。

好的友情,不一定要常常聯繫,卻能時時刻刻同頻、相互惦記。

就算相隔萬裡,也不會被山高水遠阻斷;

暌違多年,也不會因時光流逝而生疏。

看過幾段老朋友時隔多年相見的影片:

有人偷偷來到閨密所在的城市,在對方吃飯時,坐在她身邊。

閨密反應過來後,激動地和朋友抱在一起,兩人笑著笑著,就哭成淚人。

 

有人參加畢業40年校友會,和一群年近花甲的老同學坐在教室裡,笑著對著鏡頭揮手。

 

有人與闊別多年的老戰友聚首,遠遠看到對方,就飛奔過去,用力拍著對方後背,笑著與對方扭打成一團。

曾經他們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如今亦是肝膽相照的忘年交。

 

都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許多舊日情誼之所以珍貴,往往不在於聯繫的頻繁程度,而在於彼此知根知底,保持著終年如一日的默契。

人往往都是戀舊的,你參與了一個人的過去,才能參與他的未來。

所以,好好珍惜那些走過歲月、依然清澈的情誼。

當我們被生活諮詢到疲累時,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一些人懂你、支持你,再難熬的時刻,也會感到溫暖、生出力量。

 

很喜歡一個說法:

「朋」字,由兩個月組成。

真正的朋友,也像月亮一般,既稀缺罕有,也能給人溫柔的光亮。

確實,年歲越長越發現,經得住時光篩選的友情並不多,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有些人,打著聯繫感情的藉口,心裡卻盤算著利益得失;

而有些人,雖然不常聯絡,但每次出現,都能帶給你快樂與療癒。

說到底,聯繫頻率的多少,並不是衡量感情深度的標準。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消耗人的關係上,不如把有限的精力,留給真心待你的人。

空閒時和老友聊聊天,喝喝茶,互相關心近況;

當對方需要時,及時站出來,提供力所能及的協助。

一如《半山文集》裡說的:

珍惜那些能讓你快樂的人,當你瀕臨崩潰時,是他們有能力,一次次將你重新拼湊起來。

願你我都能和知己好友一起,紅塵作伴,走過人世繁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