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單身的心態過婚姻生活,嫁給誰都幸福

前段時間,《出走的決心》熱映。
劇中的李紅一直期待有自己的事業、嗜好和夢想,從年輕時她就為了每一個卑微但獨立的工作機會而拼盡全力。
她也想上大學,想參加同學聚會,想要自己開車旅行。
但她成了妻子、成了媽媽、成了姥姥,為了丈夫、孩子、孩子的孩子,幾乎放棄了自己的一輩子。
當李紅終於考下駕照,一直支持她的女兒卻說,能不能等外孫長大再走。
李紅說:“你們的事,我不管了”,“妞,孩子你自己想辦法吧”。
《出走的決心》及李紅這個角色之所以引起廣泛討論,是因為無數女性在李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生。
沒有人的付出和犧牲是理所當然。學習身分分離、卸下過多負重,是每個步入婚姻的成年人的必修課。
隱私獨立,保持彼此舒適的距離
很喜歡週國平的一段話:愛情侶之間,當然應該要有基本的誠實和相當的透明度。但是,萬事都有個限度,苛求絕對誠實反而會釀成不信任的氛圍,甚至逼出欺騙和偽善。
一種健全的愛情侶關係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的隱私權。
這種尊重一方面是基於愛和信任,另一方面則是基於對人性弱點的寬容。
不追問相愛者難以啟齒的小隱秘,乃是愛情中的自尊和教養。
在我們這個大家族中,小姑和姑丈的婚姻是最幸福的,也是最「奇特」的。
他們幾十年來保持親密卻又相敬如賓的關係,從來沒有吵過架、紅過臉,又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予對方支持。
曾經在小姑家住過一段時間,我驚訝地發現小姑和姑父從不翻看對方的手機,每次詢問對方關於個人隱私的事情,語氣都非常客氣、近乎請求。
在我看來,這樣的「婚姻」似乎有點太過疏遠,客氣得像陌生人了,可是他們的感情明明又那麼好。
有一天我好奇地問小姑,為什麼你們之間從不打聽對方的隱私?
小姑說,她和姑丈都認為,如果我愛你,我就應該尊重你自我保護的本能。
那些口口聲聲「你不告訴我就是不愛我」的人,不過是用伴侶的隱私和安全滿足自己的窺探欲罷了。
我恍然大悟。原來,愛不是要求和索取,而是尊重和成全。
心理學上有個「刺蝟效應」:天氣寒冷的時候,刺蝟會抱在一起取暖。但距離太遠感受不到對方的溫暖,距離太近又容易被彼此刺傷。
人與人的感情也像刺蝟的擁抱。誰的內心沒有陰暗的一面呢?保持邊界感,才能恰到好處地欣賞對方的美。
真正值得的婚姻,是選擇值得信任的人,然後無條件地信任。所以不會疑心生暗鬼,不靠窺視、打探撫慰自己的不安。
成年人的愛,是理性和克制,懂得給雙方都留下喘息的空間。
來源:視覺中國
結語
楊絳女士曾說: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所謂成熟,就是不斷放下對關係、對他人、對世界的期待,學會遇事反求諸己。
經濟獨立,是平等尊嚴的前提,讓你有敢於放手的底氣;
人格獨立,是鬆弛和自由的訣竅,結婚了也要好好愛自己;
隱私獨立,是邊界與信任的體現,熱烈相愛也能相敬如賓。
婚後還能保有“單身心態”的人,是真正的“高段位玩家”,這樣的婚姻,是助力而非負累。
讓我們以更輕鬆、更獨立的方式,牽著所愛之人的手,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