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不易長惡性腫瘤的人,基本上都有5個“特質”,你佔幾個

素: 多吃蔬果以及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三、好好睡覺
世衛組織將涉及晝夜節律紊亂的輪班工作列為了2A類致癌物 ,即動物實驗明確會增加癌症風險的物質。
睡眠對健康非常重要,夜晚睡眠不足會導致褪黑素分泌減少,褪黑素具有促進睡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雌激素等作用,分泌減少會導致老化速度加快、罹患癌症風險增加。
且長期慢性失眠,會讓體內免疫功能物質分泌減少,讓身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讓癌症有機可乘。
尤其是有這兩種睡眠習慣的人,罹患癌症風險更高。
一是長期睡眠時間不足 ,有研究發現相較於夜晚睡眠時間6~8小時的受試者,<6小時的罹癌風險會增加41%;
二是睡眠節律紊亂 的人,如今天2點睡明天通宵的,長期如此會讓體內T細胞功能紊亂,導致癌症的發生風險增加。
四、體重管理
肥胖與多種疾病發生風險增加有關,其中就包括癌症。 《自然·通訊》的一項研究指出, 超重/肥胖的年齡越早,罹患18種癌症的風險就越高 ,包括子宮癌、腎臟癌、白血病以及肝癌等。
健康的成年人應將BMI維持在18.5~23.9之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適當將標準放寬到20~26.9,80歲以上維持在22~26.9為宜。
計算方式為: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五、戒菸戒酒
菸酒都是明確的一類致癌物 ,想要預防癌症發生戒除菸酒非常重要。
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菸草在全球每年約造成了800萬人死亡 ,90%的肺癌發生與吸菸有關。除了肺癌外,吸菸還會增加食道癌、胰臟癌、胃癌、膀胱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無論什麼年齡層的人,只要開始戒菸都不晚。
酒精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全身性的 ,與乳癌、肝癌、直腸癌、食道癌等常見癌症的發生息息相關。因酒精進入體內後會代謝成乙醛、乙酸,最後再轉換成二氧化碳、水排出體外。而乙醛和乙酸會在體內各部位“搗亂”,促進DNA突變,增加罹癌風險。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預防癌症也沒那麼難?其實都是人生的一些細節,長期堅持下去相信身體會給你正面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