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女子查出糖尿病,每天一碗粥,3個月後復診,醫生:都吃啥了

46歲女子查出糖尿病,每天一碗粥,3個月後復診,醫生:都吃啥了
value101 2025-08-06 檢舉

46歲女子查出糖尿病,每天一碗粥,3個月後復診,醫生:都吃啥了

2025-07-23 10:58·醫言本草

 

46歲的林女士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平常沒大病沒小痛,就是偶爾口乾點,體檢一查,血糖居然飆到11.3mmol/L,直接被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

她一聽到「糖尿病」三個字,腦袋嗡的一下,第一個反應就是不能吃糖、不能吃主食。回家後立刻換成了每天一碗白粥,配上點青菜豆腐,覺得這樣吃才「清淡養人」。

 

三個月後去醫院複查,她滿心期待血糖能降下來。誰知醫生看完報告後皺起了眉頭:“你這三個月都吃啥了?”

一碗白粥,竟然是她血糖控制不住的元兇。

很多人以為“白粥清淡、好消化”,對糖尿病人是健康食品,實際上卻大錯特錯。

白粥的「溫柔」外表下,藏著驚人的升糖速度。它在體內幾乎不需消化就能迅速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像搭電梯一樣往上飆。這種高血糖波動,正是糖尿病控制最大的敵人。

 

林女士的案例並不少見。在臨床上,許多剛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都會陷入「吃得越少越好」、「食物越清淡越安全」的迷思

殊不知,這種做法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帶來低血糖、營養不良等併發問題。

控製糖尿病,核心不是“少吃”,而是“吃對”。

尤其像白粥、米飯、饅頭這些高GI(升糖指數)主食,看似平常,卻是血糖波動的「隱形炸彈」。

白粥的GI值高達88,幾乎和葡萄糖一樣快。而一碗粥下肚,就算沒加糖,也能讓血糖在短時間內翻倍。

 

有人會說:「我吃粥都不放糖,怎麼還升血糖?」這正是迷思之一。糖尿病人不是只需要避開甜的東西,而是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總攝取量和品質。

林女士在控制飲食的同時,完全沒有配合運動和藥物。她以為靠「節食」就能扳回血糖,結果反而讓身體陷入了「能量飢餓」。

體重是輕了,肌肉卻掉了不少,體脂還在上升,胰島素抗性反而加重。

許多中年女性在控制血糖時,犯的一個常見錯誤就是:只看體重,不看成分。

 

看著瘦了是開心事,但如果肌肉減少、基礎代謝下降,血糖反而更難控制。糖尿病治療,不是減重,而是調結構 。肌肉是幫助身體「消耗糖」的關鍵,肌肉量越高,血糖越穩定。

在中醫文化中,許多人習慣用「清補」、「養胃」來解釋粥的好處。但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食物的“補與清”,不能只憑感覺,更不能用傳統經驗來判斷,而要看它的營養結構和代謝影響。

真正適合糖尿病人的主食,往往是那些「看起來不好吃」的東西。

糙米、燕麥、蕎麥、熟藜麥、全麥麵包,這些粗糧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升糖速度慢,能讓血糖平穩上升,不會突然飆升。關鍵是,它們還能增加飽足感,避免吃太多。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